第90章
因而在他眼里,一切不过定数,冥冥中早已确定,无论江桥努力或不努力,这些人的命数就在这里,无法改变。
唯有超脱。
放下。
江桥忽然又说:“冷兄,我想辞官还乡。我想,我或许并不适合这官场。”
自十几岁离乡,他已经数年未回过家乡了。此刻,他想起了家乡的潺潺流水和粉嫩桃花,安静恬然的生活,以及陪伴在他身边的父母。
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已经不再凄惨,而是有些平静,有些冷然,仿佛已经接受了现实,变得无奈。
眼睛清凌凌的,底色却变深了一些。
容禅说:“好。”
江桥的个性不适合这官场,再留在这里也是徒增烦恼,不如辞官还乡,休息一阵。
但想到那未竟的事业,江桥心中又如梗住一般,难以释怀。只是证据被毁,首辅杨昭又不支持他,下一步该如何破局?
江桥现在暂无办法。
但让他继续庸庸碌碌地在礼部做主事,仿佛一切没发生过,他并不知道朝中的暗流涌动,他又无法做到如此平静。
如今,只有辞官暂归这一条路,算是他逃避。
沉思间,江桥不知不觉又喝了许多杯酒。
容禅怕他实在喝得太醉,劈手夺了他手中的酒杯,把他搀扶起来,打算带他回秋家。
江桥站了起来,被冷风一吹,也清醒了些。
他被容禅扶着,跨出房门,少年人脸上多了三分醉意,倒比平时显得艳丽和肆意一些。
皮肤底下透着淡淡的血色。
“不用、别扶我!”江桥嘴硬道。
容禅嘴角微微一勾,谁知,刚擦肩而过的一戴着面纱的女子,撞见江桥,猛地回过头来,惊喜道:
“你,你可是秋光,秋大人?”女子道。
江桥回首,停住。
女子身旁还有一男子陪着。女子见江桥回首过来,倒害羞了,躲到男子身后,扯了扯他的衣袖道:“哥哥,你快看,这是不是秋光秋大人。”
江桥一看,是朝中同僚,户部司务陆静琛。江桥行了个礼,道:
“原来是陆兄,好巧。”
“秋状元,好久不见,听说你回京了,正想去府上寻你,不料在此遇见。”陆静琛说,说着他看了看江桥身后,生人勿近的容禅,“这是?”
江桥看了眼容禅,容禅点点头,江桥介绍道:“这是冷画屏……冷兄,他是修道之人,不常入世。”
陆静琛看了看容禅,眼中泛起兴趣之色,谁知妹妹陆静澜扯了扯兄长的衣服,满脸娇嗔之色,陆静琛才说:
“哦!想起来了!秋兄,这是吾妹,今年十六,她仰慕你的才学已久,一直想亲见你一面,不料今日她却有此福分。”
江桥规矩地行了个礼,道:“见过陆小姐。”
秋光年少英俊,又才华横溢,京城中仰慕他的女子不知凡几。这回秋光回京,多少闺中的少女又开始心动。
陆静琛打趣道:“秋兄,舍妹在家中,可天天拜读你的文章,知无不晓,我都快背出来了!谁知你一去松陵不返!好不容易回来了,她非扯着我要上门求你一副墨宝。”
江桥道:“这……谢陆小姐抬爱,回府后,定然奉上。”
陆静澜微红着脸,行了个礼,小小声说:“谢过秋大人。”
陆静琛笑着说:“你倒是有求必应,还好我赶了个先。只是……”
陆静琛碰了一下江桥的肩膀,道:“我记得秋大人今年二十有二了吧,可曾婚配?或定亲?”
江桥不知道他为什么问这个,就说:“不曾,陆兄这是……”
陆静琛并未回答,而是拿着折扇,双手一碰,爽朗笑道:“知道了,秋兄!”说着他打开折扇,摇了摇,笑道:“在下还有事,恕不长聊。我怕我这妹妹呀,一会该不舍得走了。”
“哥!”陆静澜娇喝一声。
江桥说:“陆兄若有急事,先走便是。”
陆静琛大笑几声,带着妹妹离去了,小姑娘还不时回头望江桥。
直到回到家中时,江桥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只记得,答应陆静琛,要送一幅字给他的妹妹。
在书桌前,容禅忽然抓住江桥的手,问:
“你对那姑娘,有意?”
“什么?”江桥都不知道容禅在说什么。
自离开酒楼,到回到秋府,容禅周边气场一直有些低落。江桥醉酒了,没怎么注意到。
江桥回过神来,说:“哦,你说,陆兄的妹妹?”
江桥笑着摇摇头,说:“我不过第一次见这姑娘。陆兄昔日与我交好,送她一幅字又如何。”
“你难道看不出,那姑娘对你有意。他兄长,还在试探你的婚配状况。”容禅说。
江桥因酒精开始打结的脑子这时才缓缓转过来,但令他惊讶的,不是陆兄想把妹妹嫁给他,而是容禅的语气,听起来怎么有些酸酸的。
容禅也许是察觉到自己的问话突兀,转过身去,江桥看不见他的表情。容禅说:“我只是提醒你……这是好事。”
江桥说:“冷兄,我并无此意。”
容禅原本心中乱转的心思这时候停下来了,好像因为江桥的一句话就妥当了。但他为自己生出这样的心思而唾弃自己,这是如何自私,说好这一世只作为秋光的挚友陪在他身边,那如何看不得他娶妻生子,这不是荣华富贵、子孙满堂的一世吗?
但他听到江桥说他并无此意,又高兴,好像他问出这话来,是故意试探江桥似的。
容禅说:“我……只是随口一问,这是你的私事,我无权干涉。”
江桥忽然抓住容禅的手臂,淡笑道:“不娶妻,又如何?我见冷兄修道长生,放任旷达,如此潇洒一世,也不错。哪日我侍奉父母仙去,再追随冷兄修道有何不可。”
容禅有些咋舌,道:“秋光……修道清苦,你生于温柔富贵乡……”
江桥与容禅并肩立于窗旁,天上明月皎洁,江桥看着容禅,温柔笑道:“做个闲云野鹤也不错。随冷兄穿云逐日,夏听修竹,冬听落雪,不失为至味人间。”
容禅觉得心中有悄悄的涩然,有些喜悦,又有些平和,但都很温柔。江桥将他视作挚友,愿与他平淡快活一世,不谈风月,他心中涌动着许多不满足的渴望,但又觉得,止步于此,未尝不是一种将断未断,似有若无。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因此他看着江桥清澈透明的眼睛,笑意回荡在他唇角浅浅的梨涡里。容禅用自己未曾察觉过的最为温柔清和的语气说:
“好。早点休息吧。”
黑龙的身影于虚空中淡淡消失。
直至容禅消失之后,江桥垂下唇角,眸光滑落,他又说了真话吗?他只愿与冷兄一世挚友吗?
三年的相处,点点滴滴,已汇聚成河。
江桥的手放在桌上,玉镇纸之下,放着母亲给他送来的信。母亲催促他成婚,以死相逼,说抱不上孙子,她便在家中找根白绫上吊了。言语虽然夸张,但因此秋光萌生了回家的念头。
他确实不愿娶妻……想着,与冷兄携手同游一世,也不错。
-----------------------
作者有话说:争取下一章结束这个本……
第78章 梦中身12(错章替换)
江桥和容禅一块回了桃花村。
几年过去, 村中没什么变化,只是父母更老了些, 又多了一些年幼的孩童, 在村中小路上跑来跑去。
江桥看着父母苍老的面孔,弯曲的脊背,眼眶一热, 先是跪下给父母行了一个大礼。
“儿子不孝, 奔波在外,不能侍奉父母膝下。”
“起来吧, 孩子,回来就行,还说那么多做什么。”
母亲把江桥拉了起来,又拍了拍他的背, 说:“长高了, 也瘦了。”
江桥先陪父母陪了几个月,无论是调理身体或处理家中的杂事。父母年纪上来了精力就不足了。闲下来后,他又琢磨着做一些其他事, 比如说整理之前读书时的注解, 将自己这几年为官的心得整理成书等。
两耳不闻窗外事, 江桥的心境渐渐比之前在京城中时平和了许多, 只是时时午夜梦回,他仍想着那些没有做完的事, 久久无法入睡, 在床上睁眼到天明。
容禅一直陪在江桥身边,知道他的所有变化。
这日,桃花村外不远的一处水潭需要疏浚,江桥带领了几个族人, 一同去清理了水潭的淤泥。挖出来的淤泥一方面可以肥田,一方面又防止暴雨时水潭满溢,顺带还抓了几条大鲤鱼,挖出了些莲藕。
活做完了,江桥坐在大树下歇息,他穿一身家常的棉布衣服,手脚上还沾着些淤泥,哪有朝中新贵状元郎的模样。
他一面用荷叶扇了扇风,一面看着水潭边落英缤纷,族人们干完了活,扶老携幼纷纷回家去了。村中燃起炊烟。这幅画面颇有几分田园生活的恬淡之趣。
唯有超脱。
放下。
江桥忽然又说:“冷兄,我想辞官还乡。我想,我或许并不适合这官场。”
自十几岁离乡,他已经数年未回过家乡了。此刻,他想起了家乡的潺潺流水和粉嫩桃花,安静恬然的生活,以及陪伴在他身边的父母。
他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已经不再凄惨,而是有些平静,有些冷然,仿佛已经接受了现实,变得无奈。
眼睛清凌凌的,底色却变深了一些。
容禅说:“好。”
江桥的个性不适合这官场,再留在这里也是徒增烦恼,不如辞官还乡,休息一阵。
但想到那未竟的事业,江桥心中又如梗住一般,难以释怀。只是证据被毁,首辅杨昭又不支持他,下一步该如何破局?
江桥现在暂无办法。
但让他继续庸庸碌碌地在礼部做主事,仿佛一切没发生过,他并不知道朝中的暗流涌动,他又无法做到如此平静。
如今,只有辞官暂归这一条路,算是他逃避。
沉思间,江桥不知不觉又喝了许多杯酒。
容禅怕他实在喝得太醉,劈手夺了他手中的酒杯,把他搀扶起来,打算带他回秋家。
江桥站了起来,被冷风一吹,也清醒了些。
他被容禅扶着,跨出房门,少年人脸上多了三分醉意,倒比平时显得艳丽和肆意一些。
皮肤底下透着淡淡的血色。
“不用、别扶我!”江桥嘴硬道。
容禅嘴角微微一勾,谁知,刚擦肩而过的一戴着面纱的女子,撞见江桥,猛地回过头来,惊喜道:
“你,你可是秋光,秋大人?”女子道。
江桥回首,停住。
女子身旁还有一男子陪着。女子见江桥回首过来,倒害羞了,躲到男子身后,扯了扯他的衣袖道:“哥哥,你快看,这是不是秋光秋大人。”
江桥一看,是朝中同僚,户部司务陆静琛。江桥行了个礼,道:
“原来是陆兄,好巧。”
“秋状元,好久不见,听说你回京了,正想去府上寻你,不料在此遇见。”陆静琛说,说着他看了看江桥身后,生人勿近的容禅,“这是?”
江桥看了眼容禅,容禅点点头,江桥介绍道:“这是冷画屏……冷兄,他是修道之人,不常入世。”
陆静琛看了看容禅,眼中泛起兴趣之色,谁知妹妹陆静澜扯了扯兄长的衣服,满脸娇嗔之色,陆静琛才说:
“哦!想起来了!秋兄,这是吾妹,今年十六,她仰慕你的才学已久,一直想亲见你一面,不料今日她却有此福分。”
江桥规矩地行了个礼,道:“见过陆小姐。”
秋光年少英俊,又才华横溢,京城中仰慕他的女子不知凡几。这回秋光回京,多少闺中的少女又开始心动。
陆静琛打趣道:“秋兄,舍妹在家中,可天天拜读你的文章,知无不晓,我都快背出来了!谁知你一去松陵不返!好不容易回来了,她非扯着我要上门求你一副墨宝。”
江桥道:“这……谢陆小姐抬爱,回府后,定然奉上。”
陆静澜微红着脸,行了个礼,小小声说:“谢过秋大人。”
陆静琛笑着说:“你倒是有求必应,还好我赶了个先。只是……”
陆静琛碰了一下江桥的肩膀,道:“我记得秋大人今年二十有二了吧,可曾婚配?或定亲?”
江桥不知道他为什么问这个,就说:“不曾,陆兄这是……”
陆静琛并未回答,而是拿着折扇,双手一碰,爽朗笑道:“知道了,秋兄!”说着他打开折扇,摇了摇,笑道:“在下还有事,恕不长聊。我怕我这妹妹呀,一会该不舍得走了。”
“哥!”陆静澜娇喝一声。
江桥说:“陆兄若有急事,先走便是。”
陆静琛大笑几声,带着妹妹离去了,小姑娘还不时回头望江桥。
直到回到家中时,江桥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只记得,答应陆静琛,要送一幅字给他的妹妹。
在书桌前,容禅忽然抓住江桥的手,问:
“你对那姑娘,有意?”
“什么?”江桥都不知道容禅在说什么。
自离开酒楼,到回到秋府,容禅周边气场一直有些低落。江桥醉酒了,没怎么注意到。
江桥回过神来,说:“哦,你说,陆兄的妹妹?”
江桥笑着摇摇头,说:“我不过第一次见这姑娘。陆兄昔日与我交好,送她一幅字又如何。”
“你难道看不出,那姑娘对你有意。他兄长,还在试探你的婚配状况。”容禅说。
江桥因酒精开始打结的脑子这时才缓缓转过来,但令他惊讶的,不是陆兄想把妹妹嫁给他,而是容禅的语气,听起来怎么有些酸酸的。
容禅也许是察觉到自己的问话突兀,转过身去,江桥看不见他的表情。容禅说:“我只是提醒你……这是好事。”
江桥说:“冷兄,我并无此意。”
容禅原本心中乱转的心思这时候停下来了,好像因为江桥的一句话就妥当了。但他为自己生出这样的心思而唾弃自己,这是如何自私,说好这一世只作为秋光的挚友陪在他身边,那如何看不得他娶妻生子,这不是荣华富贵、子孙满堂的一世吗?
但他听到江桥说他并无此意,又高兴,好像他问出这话来,是故意试探江桥似的。
容禅说:“我……只是随口一问,这是你的私事,我无权干涉。”
江桥忽然抓住容禅的手臂,淡笑道:“不娶妻,又如何?我见冷兄修道长生,放任旷达,如此潇洒一世,也不错。哪日我侍奉父母仙去,再追随冷兄修道有何不可。”
容禅有些咋舌,道:“秋光……修道清苦,你生于温柔富贵乡……”
江桥与容禅并肩立于窗旁,天上明月皎洁,江桥看着容禅,温柔笑道:“做个闲云野鹤也不错。随冷兄穿云逐日,夏听修竹,冬听落雪,不失为至味人间。”
容禅觉得心中有悄悄的涩然,有些喜悦,又有些平和,但都很温柔。江桥将他视作挚友,愿与他平淡快活一世,不谈风月,他心中涌动着许多不满足的渴望,但又觉得,止步于此,未尝不是一种将断未断,似有若无。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因此他看着江桥清澈透明的眼睛,笑意回荡在他唇角浅浅的梨涡里。容禅用自己未曾察觉过的最为温柔清和的语气说:
“好。早点休息吧。”
黑龙的身影于虚空中淡淡消失。
直至容禅消失之后,江桥垂下唇角,眸光滑落,他又说了真话吗?他只愿与冷兄一世挚友吗?
三年的相处,点点滴滴,已汇聚成河。
江桥的手放在桌上,玉镇纸之下,放着母亲给他送来的信。母亲催促他成婚,以死相逼,说抱不上孙子,她便在家中找根白绫上吊了。言语虽然夸张,但因此秋光萌生了回家的念头。
他确实不愿娶妻……想着,与冷兄携手同游一世,也不错。
-----------------------
作者有话说:争取下一章结束这个本……
第78章 梦中身12(错章替换)
江桥和容禅一块回了桃花村。
几年过去, 村中没什么变化,只是父母更老了些, 又多了一些年幼的孩童, 在村中小路上跑来跑去。
江桥看着父母苍老的面孔,弯曲的脊背,眼眶一热, 先是跪下给父母行了一个大礼。
“儿子不孝, 奔波在外,不能侍奉父母膝下。”
“起来吧, 孩子,回来就行,还说那么多做什么。”
母亲把江桥拉了起来,又拍了拍他的背, 说:“长高了, 也瘦了。”
江桥先陪父母陪了几个月,无论是调理身体或处理家中的杂事。父母年纪上来了精力就不足了。闲下来后,他又琢磨着做一些其他事, 比如说整理之前读书时的注解, 将自己这几年为官的心得整理成书等。
两耳不闻窗外事, 江桥的心境渐渐比之前在京城中时平和了许多, 只是时时午夜梦回,他仍想着那些没有做完的事, 久久无法入睡, 在床上睁眼到天明。
容禅一直陪在江桥身边,知道他的所有变化。
这日,桃花村外不远的一处水潭需要疏浚,江桥带领了几个族人, 一同去清理了水潭的淤泥。挖出来的淤泥一方面可以肥田,一方面又防止暴雨时水潭满溢,顺带还抓了几条大鲤鱼,挖出了些莲藕。
活做完了,江桥坐在大树下歇息,他穿一身家常的棉布衣服,手脚上还沾着些淤泥,哪有朝中新贵状元郎的模样。
他一面用荷叶扇了扇风,一面看着水潭边落英缤纷,族人们干完了活,扶老携幼纷纷回家去了。村中燃起炊烟。这幅画面颇有几分田园生活的恬淡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