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再过几日,春小麦就能收了,到时候又该空下一片地,缓上?小半月养一养,就该种新的作物了。
    油灯吹熄,屋内陡然暗下去,片晌后,眼睛适应了黑暗,便能瞧见轮廓了,像雨雾里的山峦,连绵起伏。
    “到时候种什么?”
    秦既白笑着咬他的颈子,哑声道:“种玉米吧,不费心思。”
    还?是得先?选种子,若已长出苗的最好,日头底下用手轻轻一搓,便滚火似地烫。
    可?土地也肥沃,直接上?手挖开,下面土壤潮湿水润,将那挺直的青苗缓缓送进去,牢牢插至底。
    许是关?了窗,裴松感觉胸口发闷,呼吸都不顺畅了。
    他看着他的眼睛,伸手来摸,却被汉子抓住了叼进了嘴里。
    房顶的雨水仍顺着檐角往下淌,滴答滴答,在墙根汇集成小小的一滩。
    那里虽是洼地,可?积水越聚越多,渐渐漫了出来,终于“哗啦”一声,奔流四散。
    第48章 收麦子了
    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山雨过后,麦穗沉甸甸地垂下头?,叶片也干枯、卷曲起来, 扯下一片放在掌心里使劲儿一搓, 便脆生生地碎开来, 扬进风里, 鼻尖满是谷子的甜香。
    地里的麦子熟透,丰收了。
    日头?爬上?山坡, 映得山巅如盖金顶,远天泛起青白, 浮云千里。
    头?声鸡鸣后, 整个村子都醒了,就连追风也格外欢实,撅着小屁股在堂屋来来回回地跑。
    今日平山村祭谷神开镰, 裴家人早早起来, 梳头?挽发, 难得换上?件好衣裳。
    灶房里裴椿下了一锅汤面, 手搓的面条筋道管饱,也禁饿。
    裴松跨进门,就见小姑娘还穿着短裳, 他皱了皱眉:“咋不穿长袖衫,待会儿麦子划了胳膊。”
    裴椿用?筷子搅了把?汤,一股子鲜味溢了满堂:“杏儿送来的笋子还没?拾掇,我就不去了吧。”
    “那咋成?”裴松走到近前,往锅里看?了一眼?,“下菌子了,我说这么鲜。”
    “和笋子一道送来的, 我做了一些,余下的还得切了晒一晒,好留到冬里吃。”
    山间长夏,正是竹笋、菌菇繁盛的时?节,尤其前几日才?下了场大雨,草木茁壮,漫山遍野一片蓬勃景象。
    许多人家就背上?筐子进山采鲜,寻常时?候,林家两?个会叫上?裴椿一道去,可见她没?日没?夜地打络子、编蒲扇,这回便没?喊她。
    裴椿一忙起来倒也忘了这茬儿,只待想起来要背上?筐子上?山时?,林家两?个已经将满筐的笋子和菌子送过来了。
    农家人苦日子过多了,吃一顿想三?顿,夏时?山货多不亏嘴,就得将冬里吃食也预备下,像这样的笋子、菌菇去掉多水的根部,洗干净后切成薄片,摊平到宽大的竹篾上?暴晒个三?五天,直至完全晒干晒透,就能装进陶罐里封起来了。
    待到冬时?泡水发开,不论是炖汤还是炒菜都鲜。
    见裴松又想拿勺喝汤,这回裴椿没?准许,执着筷子打他手背:“菌子煮不透人吃了发飘,待会儿咋出门呀!”
    裴松笑着收回手,却看?她:“笋子不急收拾,实在做不完,回来我和白小子同你一块儿干,他刀法好切得快。”
    裴椿忖了片晌:“也成。”
    ……
    辰时?的日头?刚把?麦田染得一片灿金,谷神庙前已聚了半村的人。
    小麦成熟后,会在开镰当日,挑个风调雨顺的好日子,在村子老庙里祭祀谷神,祈求稻谷满仓,年年丰收。
    青石板铺就的供台上?,摆着一篮子才?出锅的白面馍,还徐徐冒着热气,旁边的陶碗中斟着陈年高粱酒,而中间的香炉里正燃着三?柱香。
    里长身着青灰长衫,站在最前头?,他身后是各家的壮年汉,密密实实地排做几排,各个腰间都缠紧了红绸子。
    林家大哥林业也在其间,裴松虽已成亲,可裴家尚未分家,便只出了裴榕一人。
    吉时?已至,鼓槌震响,稻谷丰登,黄金万两?。
    上?了年岁的老阿婆眼?尾、指头?都皱,她脊背微躬,从里长到壮年汉挨个分过碗后,老农户拎起酒坛子给?每个人倒满高粱酒,酒液清泠泠,一晃一碗香。
    又一声雷鸣鼓响,汉子们齐声低喝,将酒碗举过了头?顶。
    里长声虽低哑却沉稳有力:“谷神在上?,今年麦子长势顺旺、穗沉粒满,请您受咱庄户人的香火,保佑开镰顺顺当当,颗粒都归仓!”
    他话音落,汉子们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了起来:“保佑开镰顺顺当当,颗粒都归仓!”
    手起碗斜,酒液如春雨,缓缓倾进黄土地,一如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祖祖辈辈一样,带着敬与盼,扎下深根。
    绑着红绸的鼓槌又一次高高扬起,这次却没?急着收停,鼓声铿锵,它如不会断的长腔老调,送着汉子们一路向田里行去。
    广袤无垠的天与地,与生在这里的人们一起盼得麦熟、盼得丰收。
    有女人、哥儿抱着娃儿站在稍远的田埂上?边盼边迎。
    平日里闹腾的小子们也收了性子,成群结队地站在坡子上?翘首远眺。
    裴林两?家是一道来的,自也一块儿向田间行去。
    林杏虽因着大哥林业过来,可那目光却一直追在裴榕身上?,想看?却不敢看?,又羞涩又欢喜。
    裴松瞧得乐呵,凑近秦既白笑着道:“再过两?年,咱家就该你来了。”
    秦既白看?向那群壮年汉,又转头看回裴松:“还是你来。”
    村中祭谷神最开始并不分男女老少,犹以闹疫病那几年,凑不出壮年汉,家中女人、哥儿顶半边天,裴松十?来岁时?,也和汉子们一样腰上系红绸,敬天地酒。
    近几年天下安定,村里人口越发兴旺,这祭谷神的场面,才又换回汉子们撑持。
    裴松听得直叹气,自打秦既白在村西说了那番入赘的豪言壮语,多的是碎嘴子在背后笑话他吃软饭,更有甚者讥讽他是“裴秦氏”,他让汉子祈丰祭谷也是想为他正名,他倒往后缩了。
    秦既白轻抿了下唇,缓声道:“裴秦氏有何不好?咱家日子虽穷,可家风正,心又齐,不比任何人家差。”
    他面色平静,是真的这般想。
    裴松沉默良久,忽而勾起了唇边。
    自打秦既白长高后,他已很久不摸他的脑瓜,这会儿却心痒得不行,他伸长手去,却见汉子忽然俯下了身。
    人声鼎沸里,秦既白抓过裴松的手放在自己后脑上?,他笑得坦荡:“又想说我是傻小子?”
    被?猜中心思,裴松也没?觉臊面,眼?底满是笑意。
    ……
    今日开镰的,是平山村一位年过耳顺的老哥儿。
    他十?来岁便跟着大人下田,算起田龄已有五十?载,虽满头?银发,目光却依旧矍铄,身子骨半点不输壮年汉,方?才?从谷神庙走过来,一路踩着田埂石子,竟连大气都没?多喘一口。
    麦田在风里铺展成金色的海,长风从山间卷来,推着麦浪一层叠一层往天边漾。
    田埂上?站满了人,老哥儿如头?狼一般走在最前,身后是成列的壮年汉子。
    开镰是一年中顶要紧的仪程,麦穗全黄透了、颗粒沉得压弯了秆,由村里种了一辈子田的老人先动第一刀。
    这一刀不只是割麦子,更是盼着接下来的割麦、打场、晒粮都能风调雨顺,颗粒归仓。
    衣角擦过麦秆时?,带起一阵哗啦啦碎声。
    老哥儿缓缓弯下脊背,对着麦田躬身三?拜,声音不算洪亮,却穿透了周遭的嘈响——
    “谷神爷,今年麦子长势好,劳您照看?。今儿个开镰,求您给?个好天儿,让大伙儿顺顺当当把?粮食收回家。”
    他话音落,站在前头?的汉子将绑了红绸的镰刀托上?前去,这刀磨得锃亮,刀刃映着日光,泛出冷冽又鲜活的亮。
    老哥儿双手搓了搓,待掌心蹭出薄热,才?目光沉沉地接过来,径直走向田间那丛穗子最沉、颗粒最满的麦子。
    他躬下脊背,左手稳稳拢住一束麦子,右手镰刀贴着地面斜削下去,“唰”的一声脆响,秆子应声而断,金黄的麦穗裹着麦芒的糙感,稳稳落进臂弯。
    这一刀又快又齐,切得甚是漂亮。
    老哥儿落下镰刀,拿起一截窄红绸牢牢系在麦秆上?,又稳当插进泥土地里,野风袭来,红绸与麦穗一块儿荡。
    祭神开镰的仪式既毕,聚拢的人群三?三?两?两?地散去,喧闹了半日的田野,渐渐沉回了往日的宁静里。
    按平山村的老规矩,开镰当天就能扛起镰刀下田,也不耽搁熟麦穗在地里多挂片晌,可这会儿日头?已爬过山巅,眼?看?就到晌午了。
    农户心里都揣着个念想,总觉得清晨的露气养人,晨曦里干活儿精神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