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王师神勇,兵势一交,蛾贼溃不成军,覆灭只在旦夕之间。谢乔抬头看向他,斟酌字句后答。
    吹嘘天子的军队,贬低乱臣贼子,是大汉王朝的政治.正确。
    如此便不足为惧了。子易言毕,点点头,端起酒爵慢饮。
    谢乔甚至没有听见他吞酒入喉的声音。
    那太好了,国中百姓总算能避开兵祸,得以修生养息。刘弥道。
    这时,坐在对面的梁国相徐济有不同意见,大王,黄巾虽溃,然夯筑城墙、募训郡国兵卒之事,不宜懈怠。
    子易神色微变,徐相君,此大王私宴,何必议论公事?
    此乃国家大事,为何不能议?徐济反问。
    二人目光对视相逼,一时间,原本轻松的接风宴上剑拔弩张。
    看这模样,两个人这样的斗法,应该是常态了。
    谢乔索性便不再理会,反而趁旁边子易分神的工夫,尝试动他案上盘子里的熏肉。
    她发现自己是能隔空收取打包的,但应该有距离的限制,再远就不行了。
    当然,她也不全收,还是要在盘子里给他留一些的,否则对方肯定会起疑,不利于长久的发展。
    场面氛围太过紧迫,刘弥如坐针毡,转了转眼珠子,岔开话题,问谢乔:诶孤忘了问了,谢中尉哪里人士?
    回大王,下官敦煌人。谢乔答到。
    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还是明知故问的。如果真不知道,没有提前打听新任中尉的来历,证明他确实无心政务,醉心音律。
    反观徐济,谢乔人还没到睢阳城,就已经知道她在长社之战中立功了。
    但事实真相不好说,身在乱世,谢乔不得不多留心思,不会武斷地判斷一个人。
    敦煌在何处?刘弥念着陌生的两个字,纳闷,眼神里透着一种清澈。
    宛如露宿街头当你看他他会对你痴笑的二傻子。如果是装的,那刘弥装得太像了。
    其实历史上的刘弥是少有的福厚之人,在梁王位上四十余年,直到曹丕篡汉,才被废为崇德侯。
    要么是他傻人有傻福,要么就是他真的很会隐忍,努力地使自己显得对他人没有威胁。
    回大王,敦煌郡在西凉边陲,阳关玉门一带。谢乔耐心解答。
    凉州?可是在西京之西?
    正是。
    刘弥皱起眉头思考,距此得有百里之遥?
    谢乔,回大王,数千里不止。
    很像是一个纯粹的地理白痴会问出来的问题。
    千里!?嚯,竟然如此之远,刘弥被惊了一跳,忽然又想起什么,连忙问,既然如此,谢中尉,敦煌境内可有什么动听的曲子歌谣?
    塞外苦寒之地,并无歌谣传唱。
    谢乔答得干脆。一般这样问的话,如果答有,左右都会要她唱两句。她哪会唱啊,总不能给他整一段《云烟成雨》吧。
    闻言,刘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惋惜。
    音律可陶冶情操,纾解烦闷心绪,谢中尉长于无曲之敦煌,想必乏味苦闷。如若不嫌,孤可为谢中尉唱上一曲助兴。
    似乎越说越起劲,刘弥一下有了感觉,不等谢乔回答,继续说,谢中尉可听过《有所思》,此曲乃是孤的拿手好戏,你且听来。
    有所思开口便唱。
    大王!子易忽然抬手,果断地打断了刘弥的施法。大王,席间吟唱有失体统。
    徐济也出言阻止。大王,何不宴后润过嗓子再唱?
    仿佛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两个人,竟然在一瞬间结成了某种牢不可破的联盟。
    梁国相和梁国傅同时阻止,刘弥再来感觉,也只得扫兴地收口。
    那孤便宴下再唱。
    谢乔目光在殿中快速扫了一圈,发现仆从脸上全都如释重负,隐隐透着躲过一劫的喜悦。可见都是被这歌喉荼毒过的,深知其威力。
    在与众人周旋的同时,谢乔没有忘记自己的支线任务,那就是收把宴上吃不了的食物打包带走。她神不知鬼不觉隔空取走了子易的肉块,每一只盘子都给他剩了些做做样子。这个距离,她甚至还能取到徐济的半桌,但到刘弥的主位就完全取不到了。
    宴毕,吃饱喝足之后,刘弥立即命人上了一杯贝母水,喝光后,清了清嗓子。
    这一套前摇动作,但凡是个人都能猜到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大王,臣身体抱恙,先行告退。子易站起身来,动作利索,是谢乔看到他这么久唯一没有端着的。
    另一面的徐济几乎同步拱手,大王,臣尚有公务缠身,实在难以推脱。
    他看向谢乔,谢中尉,你可留在宫中陪大王多说说话。
    说着便跟在子易背后往外退去。
    谢乔:???
    好你个老登,这两只老狐狸,溜得一个比一个快。徒留下没有任何准备的谢乔发愣。
    谢中尉
    ,还好有你。刘弥眼眸中似有光芒流动,孤与你年龄相仿,甚觉投缘。
    在原世界,谢乔属于是不擅长拒绝的那一类人,不论是朋友、领导,乃至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不论心头有多不乐意,都张不了口拒绝。
    但此时此刻,为了耳朵,她豁出去了,大王,下官初来乍到,还需要安顿。不如改日?下官定然洗耳聆听!
    不等刘弥有所表示,谢乔起身拱手,下官告退。
    脚底抹油开溜,谢乔听到背后的刘弥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大概需要听众,需要高山流水的知音。但谢乔坚定地相信自己不是他的钟子期,永远不会。
    走到园中,刚穿过洞门,耳畔响起了让耳朵流血的歌喉。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谢乔加快脚步的同时,藏在袖子里的双手攥紧了拳头。她突发奇想,那就是将个散布梁王歌喉动听的始作俑者绑在王宫,听刘弥唱歌唱一年。
    宫门外,留守的梁汾和極支辽一看到出来的谢乔行色匆匆,迅速迎上,警惕起来,以为她在王宫中遇到了什么麻烦。
    主公,梁王宫中可是生出了什么事端?梁汾担忧地问。因为他刚刚看到梁国相徐济出来时也是脚下生风,略显狼狈的。
    并无大碍,是只是有些非避不可的事情,走走走,我们快走。谢乔催促道。
    见到这一幕,极支辽不屑地嘟哝道:呵,能有什么事非避不可,大姊还让我跟你学,一点气沉不住,没一点王者风范。
    谢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内心中坚定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找个机会将极支辽绑他刘弥的床底下,堵住嘴,让他静静地听曲鉴赏。
    -----------------------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9章
    这一趟梁王宫之行是有收获的,謝乔获取了两个关键信息:如果想长寿且拥有一双敏锐的耳朵,梁王宫往后不要轻易再去;梁国相与梁国傅关係紧张。
    徐济和子易二人间有矛盾,互相斗法,这多少能给謝乔分摊一些火力,转移开旁人的注意力。
    她还是坚持自己低调闷声发大财的原则。
    梁国相徐济为謝乔一行安排的住处,位于睢阳城的西侧,离办公的官署仅有千百步。据说前任梁国中尉就层住在这处院落。
    推门厚重的朱漆木门,謝乔迈过门槛,顿时一股凉爽的清風袭面,在这炎熱的盛夏令人无比心旷神怡。
    院落荒置过几个月,但在谢乔来之前徐济已经命人提前扫洒过,她只需要拎包入住即可。
    这老狐狸还算干了件人事,谢乔很满意。特别满意于它的宽敞,宅院中的房间和馬厩不止能容纳下她带来的五十多名西凉骑兵和馬匹,尤其是花園水池和青石板路两侧的大片空地。
    不像行軍打仗,营地动辄起拔,有时候在某地待不到一天就需要战略性转移。而在梁国为官,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能定下来的。这样一来,她就能在空地上放置[高級神奇土壤],种菜种瓜,她带了可多的种子。
    几个月没吃到最新鲜的蔬菜瓜果,谢乔觉得自己体内维生素可能在骤降,脸色暗沉、食欲不振、长痘就是最好的佐证。
    谢乔挑选了主屋作为自己的房间,这间屋子内里陈设古朴,背靠树荫,较为阴凉透風。
    睡在这里,半夜她就不用担心在没有空调和电風扇的闷熱夏季被熱醒了。
    先前在軍营中时,野外多蚊虫,軍帐还不能敞开通風。谢乔为了防止半夜热醒,都是通过[寿命]调快时间进度的,这样一打盹就是天明了。当然,调快时间进度只是能让自己在主观上快速度过漫漫长夜,夜里分泌的汗液不会少半分,第二天醒来照样浑身湿透皮肤拧巴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