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363节

    当初林坐馆刚起步时,在苏州城外南濠街开堂口,手底下有十几个伙计,这是最早的班底。
    而在当时,财雄势大的虎丘徐家要派人来砸堂口,林坐馆手下的十几个伙计人心惶惶。
    面对这种情况,林坐馆没有拉拢任何一个人,就那么看着大部分伙计离开了。
    最后只有张家兄弟和另外四个伙计留下,后来号称为左右护法和四大金刚的,个个都是骨干头领了。”
    万指挥说:“你这是劝我,效仿那些留下的伙计?”
    陆君弼打了个哈哈,“不,我并不是劝伱什么,只是单纯的给你讲这件事。
    张家兄弟曾经对我说过,在遇到逆风的时候,林坐馆从来不会去拉拢人,只会对所有人冷眼旁观。
    有的时候,林坐馆甚至会假装出逆风场面,只是为了考验别人的反应。
    所以你不要说坐馆不重视你,没准坐馆正在静静的观察你。”
    万指挥忽然感到后背发凉,这是在恐吓自己吧?
    又听到陆君弼继续说:“张家兄弟还说过,那些在逆风时候立场动摇的人,最后大多也没有好结果。”
    万指挥问道:“那关于这次兵变奏疏,我仍然按照约定的内容去写?
    可是朝中无人,同样的奏疏也未必能发挥出同样的作用了吧?”
    陆君弼毫不在意的说:“随你怎么写吧,我相信按照坐馆的行事习惯,在重要的事情上,肯定备有后手。
    也就是说,就算你违反了先前约定,坐馆也一定也会有弥补手段。”
    “那不能!我岂是背信之人?”万指挥迅速表态说。
    跟陆君弼聊的差不多后,万指挥就起身告辞。
    但是走到门外上马时,万指挥突然反应过来了。
    今天陆君弼对自己说的这些话,肯定都是林泰来提前教导的!就专等着自己上门后就说!
    但是就算自己看出来了,又能怎样?自己有勇气赌林泰来没有任何针对自己的后手吗?
    在这种时候,林大官人将扬州水次仓作为基地的用处就突然体现出来了。
    林大官人以及相关人员都搬进了水次仓官舍,林氏盐业的东西也都转移到了水次仓里面存放。
    而水次仓又是由完全听命于林大官人的苏州卫官军把守的,一般外人根本进不去。
    有些人想搞点小动作,发现居然无计可施,只能大骂林泰来像是个躲进龟壳的缩头乌龟。
    其实林大官人之所没有任何动静,并不是真当了缩头乌龟,而是因为他已经不在扬州了。
    大张旗鼓的进了水次仓后,他就从后水门悄悄上船,急急忙忙返回苏州。
    只有水次仓把总赵大武仍然打着林字旗号,假装林大官人还在这里。
    这次回苏州,林大官人在船上昼夜兼程,短短数日内就抵达苏州城。
    林大官人外形辨识度太高,为了不惊动人,便没有穿过城门入城。
    只是派了伙计去城里,把惹事闯祸的申二爷喊出到胥门外的更新书院住所。
    不等林泰来询问,申用嘉主动把发生的事情说了说。
    “先前定好在桃花坞修园,但那边住了不少有产人家。我便让家人申炳去那边负责收购田宅,整备土地。
    当时有个人拿着地契,说要把宅子卖与我们申府,交易完毕后,申炳就去收宅子了。
    可是不曾想,那宅子主人说并没有卖出,先前只是家奴偷了地契出去。
    后来争执之下,申炳就打死了人。再后来,府衙抓了申炳,并判我们申家仗势欺人,强夺田宅,戕害人命。
    狗知府还说纵容家奴犯法,主人同样有罪,也要追究我的罪名。”
    林大官人没有问是非对错,也不管到底真是申家交易受骗,还是用手段抢夺别人地产,就先听着。
    申二爷继续说:“我当然不服气,就在府衙大闹了一场,把申炳带了回来。
    再后来的事情,你大概也知道了。
    李巡抚为了帮我们申家,就指控石知府贪污五千两,引发公愤,闹得不可开交。”
    现在江南巡抚已经不是赵志皋了,新巡抚李涞已经上任了。
    林大官人还是觉得这事很奇葩,不是修园子或者出人命奇葩,而是巡抚诬陷知府贪污五千两这个事很奇葩。
    但先埋怨几句说:“我走之前嘱咐过你,最近做事务必要小心。
    实在没把握,就先把拆迁修园的工程暂停了,怎得你一些儿也没听进去?”
    申二爷反问道:“你是不是预料到要出事?故意等着看我笑话?”
    林大官人当然不能承认,“我说过来者不善,你不肯听怪得谁来?”
    申二爷叹口气,谁能想到,首辅家修个园子,还能惹出这些破事。
    而且他就是想不通,就这么些事,即便被弹劾了,父亲至于请辞并居家闭门么?
    他最大的法术就只有一招,那就是召唤父亲。只要父亲还在内阁,总能把大大小小的事压下去。
    如今父亲不在内阁,又被“铁面无私”的知府针对,就有点抓瞎了。
    林大官人倒是替申首辅辩解说:“京师风云莫测,申相说不定会遇到些什么事情,只能以居家闭门的方式自保。”
    申二爷眨了眨眼睛,还是不能理解。
    暂时离开内阁中枢,那不是把权力拱手让人么,还怎么自保?
    在申二爷认知里,就算被弹劾了,那也应该死死占着内阁位置不走,然后再想法子反击。
    就好比他申二爷,无论别人怎么讽刺,也要占着更新社名誉盟主位置不放。
    为了不让申二爷继续捅娄子,林大官人不得不多解释几句:
    “天子有立皇三子为东宫的心思,如果恰好最近心血来潮,逼着申相为此公开表态呢?
    拒绝天子,可能失去君恩;而答应天子,就会自绝于百官。
    万一真遇到这种两难情况,只能随便找个理由,居家闭门不出。跟天子比起来,其他的事情又算什么?”
    申用嘉疑惑的说:“难道这是真相?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林大官人答道:“以上都是我的纯猜测,但可以作为例子,说明朝堂问题的复杂性。
    所以申相暂离内阁闭门不出,肯定有他的考量和顾虑,没必要抱怨什么。”
    申二爷可以抱怨父亲,但林大官人不能抱怨申首辅。
    了解完事情前因后果,林大官人就说:“二爷但请回府安坐,外事自有我来解决!”
    申用嘉连忙说:“你不要误会,我喊你回来,并不是需要你为我解决麻烦。
    而是因为出了这事后,谣言满天飞,一时间人心惶惶,我担心更新社基业不稳,所以喊你回来坐镇。”
    林大官人心里想,苏州这基业没有申相大概也崩不了,根子上就不是靠申相起家。
    但嘴上只问道:“巡抚指控知府贪污,闹出了大风波,朝廷不好偏听偏信,总该要派人来苏州勘查吧?”
    申二爷说:“我收到消息,说朝廷从南京派个风宪官到苏州,勘查知府是否贪污,大约这一两日就能到了。”
    林大官人冷笑道:“不用想就知道,勘查结果肯定是石知府没有贪污,李巡抚恶意构陷,并且还疑似是申相指使!”
    说完了后,林大官人又陷入了深思。
    过了一会儿,申二爷好奇的问:“你有什么为难之处?”
    林大官人回过神来,答道:“我要是拿不定主意,这次做事,要不要把底线放低点。”
    申二爷差点脱口而出一句“你还有底线?”
    林泰来继续说:“首先我觉得,这次李巡抚和石知府的事情,是一件极其恶劣的事情。
    恶劣的地方并不在于他们想对付申相,而是说他们的手段太下三滥。
    其一,政见不同,不从政见去解决,只是为了整人而整人,甚至不惜靠捏造进行攻讦。
    其二,跑到别人的老家去搞别人的傻儿子,这是不是有些坏了规矩?
    其三,他们居然敢在苏州大摇大摆的这样使用拙劣把戏,是不是把我们当傻子了?是不是太看不起我们了?
    这次我们不杀一儆百,以后随便一个阿猫阿狗都敢来苏州搞事了!
    所以既然他们放弃了底线,敢来苏州跳梁,那我也不用再顾忌底线!
    如果有必要的话,一根绳子让他们畏罪自尽也不是不可能!”
    申二爷惊道:“不至于!”
    “反正这事不能拖延,必须雷霆手段,快刀斩乱麻!”林大官人杀气腾腾的说。
    (本章完)
    ------------
    第三百五十六章 这个地方很邪门
    苏州城出事其实在林大官人的预料之中,说是意外主要指的是发生时间。
    本来按照林大官人预料,怎么也得过几个月再发生这种事,才能显得比较合理。
    毕竟知府、巡抚刚上任,就立刻一起给首辅上眼药,这吃相有点不好看,遮羞布都不要了。
    但林大官人也没想到,他们还没俩月就开始演了,这底线之低,连林大官人都为之惊叹。
    最后林大官人对于申二爷说:“这几日你就在家闭门不出,其他的不用管了。”
    送走了申二爷后,林大官人又紧急召见手下头领,进行任务安排。
    十几个人站在更新书院的前院,依次进书房觐见林坐馆。
    第一个就是高长江,主动问道:“我们的工程尤其是涉及到拆迁的,需要暂停吗?”
    “工程不要停,继续!”林大官人吩咐完,又问道:“新来的石知府口碑如何?应该很好吧?”
    高长江答道:“这知府上任以后,就在城里抓了两百多个街头棍徒,关了四家赌坊,烧了不少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