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我干什么,掌门师妹还看不清吗?”臧伯笃淡淡道,吹了一口剑上的血。
茹忆雪看着清微剑宗四处陷入争斗,弟子与不知名人士缠斗在一起,到处有弟子的惨叫声,以及血流了遍地。那些反应不及的弟子,现在已经变成了新鲜的尸体,死不瞑目地躺在各处。
茹忆雪心知遭了暗算,她先是一掌震动了清微剑宗的镇派大钟,悠远的钟声惊醒了整个门派,使得他们提高警觉,进入战斗状态,又喝问臧伯笃道:
“臧伯笃!清微剑宗哪里待你不薄!”
“掌门师妹,清微剑宗哪里又善待过我了?”沧浪剑如雪色电龙一般,摇头摆尾便夺去一道性命,电光神出鬼没,威力深不可测,茹忆雪与之缠斗几回,才发觉臧伯笃这些年竟都是隐藏了实力。
因被臧伯笃偷袭,又与之缠斗许久,茹忆雪内伤严重,嘴角流出血,她祭出夜光常满杯,雪白的月光护住自己以及一些受伤的弟子,弟子纷纷聚集在夜光常满杯之下疗愈伤势。茹忆雪又怒道:
“你有不满,可以说出来!何必勾结外人屠杀宗门弟子!他们又何辜!”
臧伯笃哈哈笑道,手中的沧浪剑剑势愈发狠辣无情,他充满怨毒的眼睛盯着茹忆雪,并向她直攻击过来:“你看看!这屠杀清微剑宗的,是外人吗!”
茹忆雪一惊,那些与清微剑宗弟子缠斗在一起的人,竟然也都穿着清微剑宗的弟子服,并且,面孔颇为熟悉,有一些还是她平日眼熟的弟子,只是如她眼前的臧伯笃一般,仿佛换了个人!
茹忆雪喝道:“如此欺师灭祖!你以为靠你一人,就能灭得了清微剑宗吗?清微剑宗底蕴千年,你一个小人,又能翻起什么浪!”
臧伯笃又是哈哈大笑,眼神冷厉,下手残酷无情,许多弟子,包括他平日亲近的手下,都死在了他剑下,而令人惊恐的是,一些弟子死去了,他身后又跟着一些“新”的弟子,这些弟子与死去的弟子一模一样,只是性情大变,变得非常残忍嗜杀。
一群清微剑宗的人,在杀另一群清微剑宗的人。
“能灭清微剑宗的,只有它自己!”臧伯笃道。
“我为清微剑宗呕心沥血多年,又有谁能看到?我大半条命,都奉献给了清微剑宗,但清微剑宗给了我什么!?”
“师父要将掌门之位给大师兄,我忍了,要给容夔,我也忍了,凭什么,还要给你一个外人!?”臧伯笃质问道,“我就活该给宗门打杂一辈子?这些年来,清微剑宗离了我哪转得开,但我算什么,一个被你们遗忘的,管杂事的长老!?”
“我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自己的仙途,得到了什么……又有谁看在眼里过……”臧伯笃近乎癫狂。
茹忆雪知道臧伯笃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她至今不知臧伯笃身上发生了什么,但她需要先拖住臧伯笃,好从容处理目前的乱局。她与臧伯笃处于同一境界,斗法激烈无比,许多清微剑宗建筑都为他们的打斗摧毁。茹忆雪吐了几口血,腑脏破裂,她倒在地上,缓和语气道:
“臧师弟,如你想要这掌门之位,你来当又如何,你知我向来不喜这高位……”
臧伯笃眼睛赤红,目眦尽裂,全然尽失平日温和模样:“我岂要你们的施舍!”
说着又出手摧毁了一片宫殿,许多反抗的弟子死亡。
茹忆雪知晓臧伯笃已丧失神智,不再是往昔那个人,便装作不敌的样子,退回落霞宫内,臧伯笃自然追上。
清微剑宗的异样,自然惊动了宗内许多隐世的大能。清微剑宗内不乏已经合道甚至大乘时期的高手,因一心只追求飞升,不再理会任何俗物,连茹忆雪都不清楚那些大能到底闭关了多久。
因宗门有难,宗内那些已经隐世几百年的高手纷纷出了洞府,或大笑几声,或淡扫拂尘,打算收拾小辈的残局。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与他们所匹配的,不是那些发狂的小弟子,甚至也不是臧伯笃这样的领头反叛之人,而是另一个——
与他一模一样,但性情完全不同的对手。
这些人仿佛他们的相反面一般。他们长相一致,修为一致,习惯也一致,只是品行呈现了两个极端。原身极善,则他的对手极恶。
试问谁最大的对手,不是他自己?
清微剑宗的隐世长老们,初轻敌,后逐渐表情凝重,因为他发觉面前这另一个“自己”,熟悉自己每一个出手的习惯,甚至也知晓自己每一个弱点,但毫无道义可言,招招是阴毒之极邪术,那些他知晓但从不屑于使用的歪门邪道……
而这些与他们相反的人,皆是从那个破开的不断流淌黑水的大洞中飞出来的……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不似心魔,也不似傀儡……是活生生的人……
茹忆雪见清微剑宗的隐世长老出关,延缓了战局,便躲入落霞宫内。她要去寻找,一只深藏于历代清微剑宗掌门密室之中的铜铃。这只铜铃,身上写下了秘法,是清微剑宗与凤麟洲各仙门做下的约定,如任一仙门遭遇大难,摇响铜铃,其余仙门便会赶来营救……
茹忆雪抢在臧伯笃之前,找到了那只铜铃,她揭去铜铃上的封印,施法摇晃这只铜铃,清越而隐秘的铃声穿越千里,传遍了整个凤麟洲,乃至西海、东海一些交好的门派。
这铃声旁人听不到,只有与之结下秘法的其余铜铃才能与之共振,因而知晓清微剑宗这里发生可能倾覆宗门的大难,前来救援。但茹忆雪不知,千年未用,时移世易,许多人已经不将这只铜铃当一回事了……
此时凤麟洲各处,有的仙门中,铜铃被压在木箱内,贴上封条,搁置于密室之中,摇响而无人知晓;有的铜铃,被供奉于祖师神像之下,但听见其铃音,宗门之主也只是摇了摇头:“清微剑宗哪里需我等小派来救,怕是开玩笑吧。”
也有的仙门,早就眼红并对清微剑宗心怀嫉恨:“清微剑宗有难?来得好!在斩蜃楼比试中如此羞辱我门派弟子,夺尽机缘,早该倒霉了!”
也有如灵宝宫这样的仙门,初听到这铜铃之声心悸,正欲祭出法器前往,而后吴掌门又想:“清微剑宗日日年年,自我宗门之中取走资源及弟子,扼杀我门派生机,哪需要我来救?其自救足矣。”因此他也停下了。
因此铜铃虽摇响,数百仙门之中,响应者寥寥无几,大部门仙门不信如庞然大物般的清微剑宗会真的遭受灭门危机,也有相当多仙门,因平日与清微剑宗积怨、摩擦甚多,故意忽视那铃音,而认为是玩笑,或在戏弄,不想来救。
昆吾派因蜃楼试炼结束自蓬莱岛返回流洲,必经凤麟洲,此时正盘桓清微剑宗附近。凌虚子接到门内密信,说清微剑宗有难,摇铃求救,因他们一行人正在凤麟洲,便请他们先去查看。
凌虚子拿到密信,对宁见尘说:“茹掌门不是莽撞之人,竟然动用了千年未动的清音铃,看来清微剑宗那边一定有大事发生,我们立刻前往无咎山吧。”
宁见尘道:“是。”想到清微剑宗,他又想到江桥,不知他现在如何,是否安全。但他试着给江桥传讯,毫无回应。宁见尘不由得皱了皱眉,江桥,也遇到什么了吗?
此刻,江桥正爬在三千阶的最后几十阶上,他的手脚已经血肉模糊,裸露着雪白的骨茬,他近乎一动不动,远看好似一具尸体,但仔细看来,他仍在缓慢地,像一只不肯服输的蚂蚁一样,试图爬上高峰,但他不知道,峰顶正在发生一场危及性命的乱局……
遥远的东海之滨,生洲。
生长茂密的丛林密草之中,一个如野人一般戴着蓑帽的男子,正从树根下阴湿的草丛中,拔出一株莹白的小草。他嗅了嗅草叶上的露珠,觉得这株仙草还不错,或许有治疗效果,便将之扔入了背篓之中。
他浑身穿着粗布衣裳,补丁摞补丁,胡子一大把也不刮,若不是他身上背着一把用布条缠裹的青铜剑,有少许剑气,真看不出来是一个仙人。
“或许这能治疗仙骨吧……”谢蓬山喃喃念道。
这十几年来,他走遍了十洲,钻入各种深山密林之中,企图寻找天材地宝,疗愈他曾经亏欠的弟子江桥,但是他一直未找到满意的药草,也一直没有脸回归宗门,因此一直流离在外。
这时,谢蓬山腰间已经十几年未亮过的宗门玉牌突然亮了起来。谢蓬山拿起玉牌一看颜色,却是脸色一变,清微剑宗发生了什么,竟发出这种急召所有弟子火速回援、拯救宗门的号令?
宗门中明明有掌门师嫂在,还有师妹,有许多隐世大能,连他们都护不住宗门,需要召唤在外弟子回援吗?
必是危及根本的大祸!
谢蓬山不想太多,此刻也顾不上恩怨情仇了,他蓦然抽出背后的照胆剑,那些个包裹的碎布条化为齑粉。他周身散发灵光,一改之前的颓废糜烂之样,默念几番口诀之后,竟是打算带着照胆剑,一路瞬移返回宗门。
茹忆雪看着清微剑宗四处陷入争斗,弟子与不知名人士缠斗在一起,到处有弟子的惨叫声,以及血流了遍地。那些反应不及的弟子,现在已经变成了新鲜的尸体,死不瞑目地躺在各处。
茹忆雪心知遭了暗算,她先是一掌震动了清微剑宗的镇派大钟,悠远的钟声惊醒了整个门派,使得他们提高警觉,进入战斗状态,又喝问臧伯笃道:
“臧伯笃!清微剑宗哪里待你不薄!”
“掌门师妹,清微剑宗哪里又善待过我了?”沧浪剑如雪色电龙一般,摇头摆尾便夺去一道性命,电光神出鬼没,威力深不可测,茹忆雪与之缠斗几回,才发觉臧伯笃这些年竟都是隐藏了实力。
因被臧伯笃偷袭,又与之缠斗许久,茹忆雪内伤严重,嘴角流出血,她祭出夜光常满杯,雪白的月光护住自己以及一些受伤的弟子,弟子纷纷聚集在夜光常满杯之下疗愈伤势。茹忆雪又怒道:
“你有不满,可以说出来!何必勾结外人屠杀宗门弟子!他们又何辜!”
臧伯笃哈哈笑道,手中的沧浪剑剑势愈发狠辣无情,他充满怨毒的眼睛盯着茹忆雪,并向她直攻击过来:“你看看!这屠杀清微剑宗的,是外人吗!”
茹忆雪一惊,那些与清微剑宗弟子缠斗在一起的人,竟然也都穿着清微剑宗的弟子服,并且,面孔颇为熟悉,有一些还是她平日眼熟的弟子,只是如她眼前的臧伯笃一般,仿佛换了个人!
茹忆雪喝道:“如此欺师灭祖!你以为靠你一人,就能灭得了清微剑宗吗?清微剑宗底蕴千年,你一个小人,又能翻起什么浪!”
臧伯笃又是哈哈大笑,眼神冷厉,下手残酷无情,许多弟子,包括他平日亲近的手下,都死在了他剑下,而令人惊恐的是,一些弟子死去了,他身后又跟着一些“新”的弟子,这些弟子与死去的弟子一模一样,只是性情大变,变得非常残忍嗜杀。
一群清微剑宗的人,在杀另一群清微剑宗的人。
“能灭清微剑宗的,只有它自己!”臧伯笃道。
“我为清微剑宗呕心沥血多年,又有谁能看到?我大半条命,都奉献给了清微剑宗,但清微剑宗给了我什么!?”
“师父要将掌门之位给大师兄,我忍了,要给容夔,我也忍了,凭什么,还要给你一个外人!?”臧伯笃质问道,“我就活该给宗门打杂一辈子?这些年来,清微剑宗离了我哪转得开,但我算什么,一个被你们遗忘的,管杂事的长老!?”
“我耗费自己的时间、精力,甚至自己的仙途,得到了什么……又有谁看在眼里过……”臧伯笃近乎癫狂。
茹忆雪知道臧伯笃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她至今不知臧伯笃身上发生了什么,但她需要先拖住臧伯笃,好从容处理目前的乱局。她与臧伯笃处于同一境界,斗法激烈无比,许多清微剑宗建筑都为他们的打斗摧毁。茹忆雪吐了几口血,腑脏破裂,她倒在地上,缓和语气道:
“臧师弟,如你想要这掌门之位,你来当又如何,你知我向来不喜这高位……”
臧伯笃眼睛赤红,目眦尽裂,全然尽失平日温和模样:“我岂要你们的施舍!”
说着又出手摧毁了一片宫殿,许多反抗的弟子死亡。
茹忆雪知晓臧伯笃已丧失神智,不再是往昔那个人,便装作不敌的样子,退回落霞宫内,臧伯笃自然追上。
清微剑宗的异样,自然惊动了宗内许多隐世的大能。清微剑宗内不乏已经合道甚至大乘时期的高手,因一心只追求飞升,不再理会任何俗物,连茹忆雪都不清楚那些大能到底闭关了多久。
因宗门有难,宗内那些已经隐世几百年的高手纷纷出了洞府,或大笑几声,或淡扫拂尘,打算收拾小辈的残局。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与他们所匹配的,不是那些发狂的小弟子,甚至也不是臧伯笃这样的领头反叛之人,而是另一个——
与他一模一样,但性情完全不同的对手。
这些人仿佛他们的相反面一般。他们长相一致,修为一致,习惯也一致,只是品行呈现了两个极端。原身极善,则他的对手极恶。
试问谁最大的对手,不是他自己?
清微剑宗的隐世长老们,初轻敌,后逐渐表情凝重,因为他发觉面前这另一个“自己”,熟悉自己每一个出手的习惯,甚至也知晓自己每一个弱点,但毫无道义可言,招招是阴毒之极邪术,那些他知晓但从不屑于使用的歪门邪道……
而这些与他们相反的人,皆是从那个破开的不断流淌黑水的大洞中飞出来的……没有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来的……不似心魔,也不似傀儡……是活生生的人……
茹忆雪见清微剑宗的隐世长老出关,延缓了战局,便躲入落霞宫内。她要去寻找,一只深藏于历代清微剑宗掌门密室之中的铜铃。这只铜铃,身上写下了秘法,是清微剑宗与凤麟洲各仙门做下的约定,如任一仙门遭遇大难,摇响铜铃,其余仙门便会赶来营救……
茹忆雪抢在臧伯笃之前,找到了那只铜铃,她揭去铜铃上的封印,施法摇晃这只铜铃,清越而隐秘的铃声穿越千里,传遍了整个凤麟洲,乃至西海、东海一些交好的门派。
这铃声旁人听不到,只有与之结下秘法的其余铜铃才能与之共振,因而知晓清微剑宗这里发生可能倾覆宗门的大难,前来救援。但茹忆雪不知,千年未用,时移世易,许多人已经不将这只铜铃当一回事了……
此时凤麟洲各处,有的仙门中,铜铃被压在木箱内,贴上封条,搁置于密室之中,摇响而无人知晓;有的铜铃,被供奉于祖师神像之下,但听见其铃音,宗门之主也只是摇了摇头:“清微剑宗哪里需我等小派来救,怕是开玩笑吧。”
也有的仙门,早就眼红并对清微剑宗心怀嫉恨:“清微剑宗有难?来得好!在斩蜃楼比试中如此羞辱我门派弟子,夺尽机缘,早该倒霉了!”
也有如灵宝宫这样的仙门,初听到这铜铃之声心悸,正欲祭出法器前往,而后吴掌门又想:“清微剑宗日日年年,自我宗门之中取走资源及弟子,扼杀我门派生机,哪需要我来救?其自救足矣。”因此他也停下了。
因此铜铃虽摇响,数百仙门之中,响应者寥寥无几,大部门仙门不信如庞然大物般的清微剑宗会真的遭受灭门危机,也有相当多仙门,因平日与清微剑宗积怨、摩擦甚多,故意忽视那铃音,而认为是玩笑,或在戏弄,不想来救。
昆吾派因蜃楼试炼结束自蓬莱岛返回流洲,必经凤麟洲,此时正盘桓清微剑宗附近。凌虚子接到门内密信,说清微剑宗有难,摇铃求救,因他们一行人正在凤麟洲,便请他们先去查看。
凌虚子拿到密信,对宁见尘说:“茹掌门不是莽撞之人,竟然动用了千年未动的清音铃,看来清微剑宗那边一定有大事发生,我们立刻前往无咎山吧。”
宁见尘道:“是。”想到清微剑宗,他又想到江桥,不知他现在如何,是否安全。但他试着给江桥传讯,毫无回应。宁见尘不由得皱了皱眉,江桥,也遇到什么了吗?
此刻,江桥正爬在三千阶的最后几十阶上,他的手脚已经血肉模糊,裸露着雪白的骨茬,他近乎一动不动,远看好似一具尸体,但仔细看来,他仍在缓慢地,像一只不肯服输的蚂蚁一样,试图爬上高峰,但他不知道,峰顶正在发生一场危及性命的乱局……
遥远的东海之滨,生洲。
生长茂密的丛林密草之中,一个如野人一般戴着蓑帽的男子,正从树根下阴湿的草丛中,拔出一株莹白的小草。他嗅了嗅草叶上的露珠,觉得这株仙草还不错,或许有治疗效果,便将之扔入了背篓之中。
他浑身穿着粗布衣裳,补丁摞补丁,胡子一大把也不刮,若不是他身上背着一把用布条缠裹的青铜剑,有少许剑气,真看不出来是一个仙人。
“或许这能治疗仙骨吧……”谢蓬山喃喃念道。
这十几年来,他走遍了十洲,钻入各种深山密林之中,企图寻找天材地宝,疗愈他曾经亏欠的弟子江桥,但是他一直未找到满意的药草,也一直没有脸回归宗门,因此一直流离在外。
这时,谢蓬山腰间已经十几年未亮过的宗门玉牌突然亮了起来。谢蓬山拿起玉牌一看颜色,却是脸色一变,清微剑宗发生了什么,竟发出这种急召所有弟子火速回援、拯救宗门的号令?
宗门中明明有掌门师嫂在,还有师妹,有许多隐世大能,连他们都护不住宗门,需要召唤在外弟子回援吗?
必是危及根本的大祸!
谢蓬山不想太多,此刻也顾不上恩怨情仇了,他蓦然抽出背后的照胆剑,那些个包裹的碎布条化为齑粉。他周身散发灵光,一改之前的颓废糜烂之样,默念几番口诀之后,竟是打算带着照胆剑,一路瞬移返回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