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要不是希尔凡这小子特意在信里提起你,我才不会放下手里的活,答应他的恳求。”
    希尔凡双手负在身后,在阿什拉夫半步外的地方站着。
    听见阿什拉夫对他的抱怨,希尔凡的唇角微弯,朝莱斯送去一个半邀功似的得意笑意。
    还是第一次看见他露出这种孩子气的表情,莱斯也有些忍俊不禁。
    “您过来当老师吗?”
    “老师?噢,倘若只是要我当一两个学堂的老师,我也不必特意赶过来了,这小子足以胜任那个岗位。”
    阿什拉夫长叹口气,显然对自己要被迫离开心爱的研究项目而颇有些恋恋不舍。
    莱斯好奇:“那是来……?”
    阿什拉夫捻了把自己的山羊胡子,“我是来当那个什么‘部长’的。”
    为此,他特意将原本乱七八糟的胡子打理了一番,修剪得整整齐齐。
    包括衣服也换了身庄重且得体的新袍子,腰带都系得相当仔细,脚上的牛皮靴也擦得铮亮。
    至少没像上次那样,用朋友的话来说就是“你就这样套了件破麻袋去见那位当世最有名的先知?随便到我甚至毫不意外你会被门口的守卫丢铜币打发走”。
    但一听他这次被如今已成教皇的先知特意来信邀请去王城,朋友简直羡慕得咬牙切齿。
    一想起对方当时的表情,阿什拉夫就又得意得要抖起眉毛。
    “在来之前,我不太清楚为什么要将这个职务称为‘部长’,不过,希尔凡刚才已经和我解释过了。”
    阿什拉夫对莱斯说着,神情很是高兴。
    “在各个地区修建分等级与教学内容的学堂,哦,现在该被称为学校,不仅可以向平民普及基础教育,还能通过符合条件的大范围选拔来筛出各个领域的人才,非常妙的想法!”
    看来,希尔凡已经将大致的规划都对阿什拉夫仔细阐述过了。
    “学校依靠工人就可以建造完毕,却无法只依靠工人就运转起来。拥有无上智慧的您比我更了解人的重要性,提前问过我是否认识合适的人选。”
    说到中途时,希尔凡改为单手抚胸,朝莱斯微微欠身。
    他总是喜欢在话语里赞美莱斯几句,任何时候皆是如此。
    结果就是莱斯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又没办法直说,只能默默忽略,继续维持着面上的淡然。
    对于希尔凡所说的内容,莱斯确实还记得。
    确切地说,是未来的“教育部”缺一个负责统筹管理所有大小事务的人,简称“部长”。
    毕竟,他们正准备建设从小学到大学这一整套的全教育体系,制订详细的教学方向与教育方针、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与经费、招收并管理所有教师……
    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希尔凡不可能又当总主祭,又管全国的教育。
    当时的莱斯也只是问了一下,打算实在不行就找瑟伊苏再要个人过来。
    没想到希尔凡真的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还是他也认识的。
    “因此,我想了好几天,思考谁才有能力坐上那个位置。”
    希尔凡微微笑了笑,那双淡绿色眼眸始终愉快的看着莱斯。
    “所以啊,就这样把我喊过来了?唉,我这一把老骨头,你不为我考虑,放我在家里专心搞研究,竟然喊来王城给你干活——你看看你!”
    阿什拉夫很不客气的冲自家学生吹胡子瞪眼,一点也不见客气。
    就好像他面前站着的不是万神新教内备受尊敬的总主祭大人,而只是个普通的学生。
    不过,希尔凡是王子的时候,也没见阿什拉夫对他客气到哪里去,还是把人当成普通学生对待。
    “我实在想不出比您更有能力的人了,请见谅。”
    即使接收到老师无比直白的抱怨,希尔凡依旧微笑得风轻云淡,丝毫没有动摇。
    “毕竟,您从前可是那栋宫廷里的首席导师。纵然再有名的智者,也仍需要向您需求意见。”
    “你别老拿漂亮话来恭维我。”
    阿什拉夫哼了声,心情倒是肉眼可见好起来了。
    本来嘛,他会接受希尔凡的邀请,长途跋涉来到王城,就已经是一种明示了。
    “您的研究不要紧吗?”
    莱斯想起阿什拉夫还有蒸汽机要发明——这可不能中断啊,他还盼着跑步进入工业革命呢!
    “哦,你是说蒸汽机,”阿什拉夫笑道,“我之前造出了一台实验品,运行得非常顺利,一切数据都能对上!就是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改进,我将它托付给我的助手了,他知道该怎么做,也知道它接下来该被送到哪里。”
    造出蒸汽机当然不是他最终的目标。
    或者说,他不是为了造出蒸汽机而去研究如何造出蒸汽机,一切目标的起源终究会落在实际的出发点上。
    “会送去哪里?”莱斯问。
    阿什拉夫双手张开,“田地里,”——他的语气兴奋极了,“你能想象吗?那么大片的小麦、稻米、葡萄以及更多作物的田地,以往那些时候,每次都需要农户们花费许多精力与时间去很远的河边打水、搬运、浇灌……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更是辛苦。”
    “但有了蒸汽机,再搭配一些管道,是的,管道!他们就可以省去漫长的功夫,由蒸汽机代替他们,直接从井或者河边抽水,连灌溉也不必再做了!”
    “然而,蒸汽机能做到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
    阿什拉夫越说越昂扬,似乎已能想象到未来更多的实用场景。
    为了减轻农户的繁重负担,他努力这么多年,终于得以见到曙光。
    莱斯对他肃然起敬。
    “实际上,我也有一个想法,”他主动说道,“如果一切顺利,可以增加许多作物的产量。”
    “真的?什么想法?”
    阿什拉夫立刻来了兴趣,又把那什么部长的事情抛在脑后了,当下就要向莱斯问出个结果。
    “暂时还不能透露,”莱斯微微一笑,“但如果您同意接受‘部长’的职位,我希望您能成立专门用于研究的独立实验室,招募最优秀的那批人才。”
    这个提议简直正中阿什拉夫下怀,他毫不迟疑就答应了。
    “具体研究什么?”
    “任何方面。研究本就没有具体的方向,面对未知,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道标。”
    这句话也说到了阿什拉夫的心坎里,喜得他连连颔首。
    “没错,正是如此!”
    “不过,”莱斯说,“我希望实验室里有一些植物方面的学者,可以进行农作物的筛选与培育工作。”
    他大致向阿什拉夫介绍了下方法。
    以玉米为例,同时种下的一批玉米里,一定有个头相对更大的、玉米粒相对更饱满的、生长速度快的……将它们挑出作为下一批的种子,重新种在地里。
    等长成一批后,再选择这批里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的,继续挑出来当成种子,种下。
    这样一轮接一轮的筛选与培育过后,就可以让玉米的个头越来越大,玉米粒越来越饱满。
    用更专业些的称呼,这过程也叫“农作物驯化”。
    经验丰富的农民们早就懂得这个道理,但他们缺乏统一的规划与指导,又困于生计,不可能专门花费精力去做各个方向的培育驯化,也做不到大规模推广。
    这时候,就需要专门的学者与实验室来完成这些事了。
    等实验室成立,莱斯就会用一点,咳,狡猾的小手段来加快为他们完成目标。
    听完莱斯的解释(刨去狡猾的小手段那点),阿什拉夫恍然大悟,手往怀里里一揣,就摸出一支炭笔来。
    他还是有随身携带炭笔的习惯。
    不过他这次好歹没有直接写在地板上,而是又摸出一沓纸,从里面抽出一张没写过的,仔细记在上面。
    莱斯粗略扫了眼,能看见上面有许多张纸都写满了内容。
    “这些都是方才我与老师商量过后,需要做的事。老师担心忘记,就全部写在了纸上。”
    希尔凡注意到莱斯的目光,便压低声音,带着点笑意对他说道。
    别看阿什拉夫一箩筐的抱怨,但早已打算尽心尽力去做。
    “去,又在说我什么坏话?”
    莱斯也笑了下,还没来得及说点什么,阿什拉夫已经收好炭笔,顺道拿眼睛瞥自己那个不让人省心的学生。
    “你看你,不过是以前教给你一些东西,倒是把我赖上了,躲去哪儿都能被你找到——以前问些问题也就罢了,如今呢,甚至被拉到王城来给你干活!真是的,我本来都以为你死了,还……”
    话数落到这里,他忽然住了嘴,俨然一副不打算继续往下讲的模样。
    希尔凡听出阿什拉夫不想抖出自己在听到他死讯后的失态反应,也很体贴的假装不知道这句话还有后半截。
    就在这短暂的安静中,神济堂响起了下课的号角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