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姜玉弩还是没有让戴丝阿姨破费。
她买了更加便宜的中转票,在学生可以离校的第一天,就背着她那个从夏特城背出来的双肩包,手提一个大袋子,又从第二大区的中转空间站伊始,一区一站地辗转回到了第七大区。
与从下级大区往上级大区时不同,从上往下走,收到的检查流程远没有那么繁琐,过关的审查员们也都更大方放行。
还有的审查员会好奇姜玉弩从第二大区往下走的原因——因为对方认出了姜玉弩身上的制服。
黄金乌列学院的白金色校服,在上三区的各高级学校里,也算是配色独一份,非常具有代表性。
姜玉弩本来也有便装,但是,她离开夏特城时带的衣服以春秋夏装为主,那个时候远还没到穿冬日厚重衣服的时候,再加上厚德城四季都全城恒温,冬装便显得似乎更不必要。
戴丝阿姨给姜玉弩置办的行李里倒是有冬装,不过姜玉弩相对而言,对戴丝阿姨这种怀揣着爱来置办的东西更宝贝点,不太舍得穿。
——她便穿了黄金乌列学院校服里的冬装。
虽说“黄金穷鬼”名声在外,校长给学生们发的校服还是很大方,夏装和春秋装各两套,冬季一套。
非常符合校长素来喜爱“形象管理工程”的做派。
姜玉弩对于校服穿起来毫不心疼,哪怕它们从面料和制作成本来说,要远胜于乔戴丝在夏特城的特卖场上给她买的冬装。
蕴藏的心意不同,家人的爱无价嘛!
“都要过年节了,你怎么往下级大区走?”认出了黄金乌列学院校服的审查员问,对方一面好奇,一面给姜玉弩的个人终端盖电子通行章。
姜玉弩笑着说:“我的家就在下级大区,我要回家过节呀。”
第七大区就是她的来路,她永远不会避讳跟别人谈起她是从落后地方来的这件事。
前排大区的审查员们在听到这个答复时大多惊诧,还有的忍不住拿自以为隐秘的目光打量她,像是在思考这个白发小姑娘是怎么从后排大区考入上三区学校的。而越往后走,越临近第七大区,认出这是黄金乌列学院校服的人更少,只知道这是校服的人变多。
“回家过节?”第六大区的审查员熟稔地问,然后又看着姜玉弩的校服摇摇头,“这身校服在第四大区和第五大区没见过,起码得再往前一个大区了吧?”
姜玉弩礼貌笑了笑,她说:“嗯。”
“真不错!”审查员像表扬家里突然冒出来的远方亲戚一样,盖完电子章后还比出一个大拇指,“我是从第七大区升到第六大区工作的,你这个年纪就已经到前排大区读书了,真了不起!”
对于没有开办高级异能学校资格的地区来说,能够有考上高级异能学校的学生,就已经是喜事一件。
姜玉弩莫名生出一种轻微的“衣锦还乡”感。
有朝一日……
姜玉弩在踏上第七大区的中转站,又搭乘轨道专列,进入夏特城的领空上方时在心底想:
有朝一日,他们后排大区也可以更资源丰盛就好了。
第170章
乔戴丝和乔伊森就在距离入城处最近的那个站台等候。
“明明都说了我可以自己搭车到老站台,你们最多到离破落街不远的那个站台等就好了。”姜玉弩一见到家人,先发制人,出声“抱怨”他们的不按说好的流程来。
乔伊森一看见她就眼睛一亮,目光和头发颜色一样,像明亮燃烧的火,把一双手也在空中挥了又挥,生怕他偌大一个人杵在那里,姜玉弩却没看见。
“哪儿能等到那时候?”红发男孩咧开嘴大笑,“妈妈昨晚都兴奋地半夜睡不着,干脆爬起来提前备菜,我还帮忙揉了面团,准备今晚把你一接回家,就做热乎乎的手工馄饨汤!”
红头发的女士则要矜持稳重许多,哪怕脸上也因为看见了归家的姜玉弩而神采奕奕,她朝姜玉弩一招手,把才下列车的小姑娘招到自己面前,首先却是伸手往姜玉弩身上的校服冬装外套摸:“你穿的够厚实吗?这是校服?今天夏特城都要下雪了,感觉你的衣服料子看起来有点轻薄。”
姜玉弩本来都张开了双臂准备来一个久别重逢拥抱,没想到戴丝阿姨的手直奔着她胳膊的外套布料去了,她沉默了几秒:“……”
然后白发小姑娘主动上前,一步缩短距离,和乔戴丝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不薄。”姜玉弩说,“衣服还是很厚的,而且车上和中转站都一直有暖气,我还觉得有点热呢。”
乔戴丝摸摸她的手,确定小姑娘的手确实够热,手心温度都有点烫,这才放心。
不过阿姨嘴上还是说:“车上和中转暖气足,我们夏特城的城内可是没有暖气的,赶快上车,我们回家。”
姜玉弩一手挽住戴丝阿姨,一胳膊又拐到了乔伊森,快乐道:“回家!”
都还等不及上车,乔伊森已经充分发挥他的话痨属性,在姜玉弩耳边嘚啵嘚讲起她不在的这一学期里,家里的变化,还有学校其他人的变化。
还有他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有多难,这学期升到二年级后,雷老师给他们上了多少难度。
姜玉弩全都笑眯眯地听,从上车以前听到终于坐上车,再从坐车时间一路听到了三人到家。
这种关于亲朋好友的日常琐碎,她也永远都听不厌烦。
当问起姜玉弩自己的近况,她就也聊自己刚结束的期末考,聊厚德城已经充满了节庆氛围,还聊她刚刚参加完第一轮比赛的“挑战杯”校内赛。
“初选赛已经过了。”姜玉弩和家人们分享着这个好消息,“不过考虑到初选赛打完就已经期末月,所以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初再继续启动第二轮。”
至于时间尚遥远的什么暑假要打区级赛,区级赛后还有高校联校比拼……反正那些事情目前来看,也不一定和姜玉弩百分百相关。
她没有聊的那么远,让话题只围绕当下近况。
“看见你在新学校也过得还可以,我们就放心了。”戴丝阿姨语气欣慰。
姜玉弩当然也选择性的报喜不报忧——比如说在学校里没俩月就和一位大小姐杠上,莫名其妙成为了大小姐眼中钉的事,这种就没必要跟家人讲了。
“你交到新朋友了吗?”乔伊森对于姜玉弩的社交状态比较关注。
姜玉弩说:“交到了,是一个很低调的同班同学。”
她跟家人们简单介绍了佩雅,并在戴丝阿姨习惯性招呼一句说“有机会也可以请人来夏特城玩”时,痛快应了声好,说:“有机会一定请人家过来玩!”
这是个充实又美满的年节。
第一天和家人团聚。
第二天,姜玉弩的行程就已经被提前约满——她要回恩格初级异能学校,看一看还在处理假期前最后一点工作的老师;她要跟周禁雪见面,和学姐也小玩一天,聊聊彼此这学期的成长和变化。
比较让人惊奇的是,姜玉弩甚至还收到了谢什主动发来的联络。
这位少爷倒是没有约姜玉弩见面,那就他们的关系而言,可能有点太亲密了。
不过,谢少爷也线上问候姜玉弩,并别扭隐晦地表示:“这学期没了你,我终于是校队最出色的年轻选手,入学的新生和其他刚升二年级的都完全不行。”
谢少爷还是一如既往地自傲,他的傲气里又含藏着对姜玉弩的认可。
姜玉弩笑嘻嘻:“这不是很好嘛?顺便一提,我在第二大区开始打'挑战杯'了,少爷,你还要多多加油,争取到时候升学上来,和我打一样的比赛!”
谢什冷冷一哼,单方面提前把姜玉弩的电话挂了。
而至于这位少爷挂了电话有没有又后悔……那谁知道呀?
姜玉弩和周禁需单独见面时,倒是更关心了一通学姐的学习生活日常。
学姐告诉她,由于她也有参与的那一轮初级联校比拼出了事故,当初联赛被叫停,后期又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去续上,所以最终,第七大区的初级联赛组委会想了个“骚点子”——本该一年一轮的初级联赛,将去年未完待续的比赛和今年新召开的合二为一!
赛程翻倍,比赛轮次翻倍,全程耗时翻倍!
“我们这边,初级联赛也还没比完,下学期得接着比。”周学姐说起这件事就不禁叹息,她神情无奈。
姜玉弩入学恩格时,周禁雪就是三年生,现在姜玉弩在黄金乌列读完一年级上学期,周禁雪已然是恩格的四年级生,也是恩格校队当之无愧的队长。
“那我要预祝学姐下学期带领校队取得胜利。”姜玉弩很嘴甜地给学姐加油鼓劲。
周禁雪回给她祝福:“你下学期的比赛,也要继续加油。”
学姐还悉心叮嘱:“不过也不要把自己逼太紧,毕竟你是在跟一群平均年龄都比你大的高年级生竞技。”
她买了更加便宜的中转票,在学生可以离校的第一天,就背着她那个从夏特城背出来的双肩包,手提一个大袋子,又从第二大区的中转空间站伊始,一区一站地辗转回到了第七大区。
与从下级大区往上级大区时不同,从上往下走,收到的检查流程远没有那么繁琐,过关的审查员们也都更大方放行。
还有的审查员会好奇姜玉弩从第二大区往下走的原因——因为对方认出了姜玉弩身上的制服。
黄金乌列学院的白金色校服,在上三区的各高级学校里,也算是配色独一份,非常具有代表性。
姜玉弩本来也有便装,但是,她离开夏特城时带的衣服以春秋夏装为主,那个时候远还没到穿冬日厚重衣服的时候,再加上厚德城四季都全城恒温,冬装便显得似乎更不必要。
戴丝阿姨给姜玉弩置办的行李里倒是有冬装,不过姜玉弩相对而言,对戴丝阿姨这种怀揣着爱来置办的东西更宝贝点,不太舍得穿。
——她便穿了黄金乌列学院校服里的冬装。
虽说“黄金穷鬼”名声在外,校长给学生们发的校服还是很大方,夏装和春秋装各两套,冬季一套。
非常符合校长素来喜爱“形象管理工程”的做派。
姜玉弩对于校服穿起来毫不心疼,哪怕它们从面料和制作成本来说,要远胜于乔戴丝在夏特城的特卖场上给她买的冬装。
蕴藏的心意不同,家人的爱无价嘛!
“都要过年节了,你怎么往下级大区走?”认出了黄金乌列学院校服的审查员问,对方一面好奇,一面给姜玉弩的个人终端盖电子通行章。
姜玉弩笑着说:“我的家就在下级大区,我要回家过节呀。”
第七大区就是她的来路,她永远不会避讳跟别人谈起她是从落后地方来的这件事。
前排大区的审查员们在听到这个答复时大多惊诧,还有的忍不住拿自以为隐秘的目光打量她,像是在思考这个白发小姑娘是怎么从后排大区考入上三区学校的。而越往后走,越临近第七大区,认出这是黄金乌列学院校服的人更少,只知道这是校服的人变多。
“回家过节?”第六大区的审查员熟稔地问,然后又看着姜玉弩的校服摇摇头,“这身校服在第四大区和第五大区没见过,起码得再往前一个大区了吧?”
姜玉弩礼貌笑了笑,她说:“嗯。”
“真不错!”审查员像表扬家里突然冒出来的远方亲戚一样,盖完电子章后还比出一个大拇指,“我是从第七大区升到第六大区工作的,你这个年纪就已经到前排大区读书了,真了不起!”
对于没有开办高级异能学校资格的地区来说,能够有考上高级异能学校的学生,就已经是喜事一件。
姜玉弩莫名生出一种轻微的“衣锦还乡”感。
有朝一日……
姜玉弩在踏上第七大区的中转站,又搭乘轨道专列,进入夏特城的领空上方时在心底想:
有朝一日,他们后排大区也可以更资源丰盛就好了。
第170章
乔戴丝和乔伊森就在距离入城处最近的那个站台等候。
“明明都说了我可以自己搭车到老站台,你们最多到离破落街不远的那个站台等就好了。”姜玉弩一见到家人,先发制人,出声“抱怨”他们的不按说好的流程来。
乔伊森一看见她就眼睛一亮,目光和头发颜色一样,像明亮燃烧的火,把一双手也在空中挥了又挥,生怕他偌大一个人杵在那里,姜玉弩却没看见。
“哪儿能等到那时候?”红发男孩咧开嘴大笑,“妈妈昨晚都兴奋地半夜睡不着,干脆爬起来提前备菜,我还帮忙揉了面团,准备今晚把你一接回家,就做热乎乎的手工馄饨汤!”
红头发的女士则要矜持稳重许多,哪怕脸上也因为看见了归家的姜玉弩而神采奕奕,她朝姜玉弩一招手,把才下列车的小姑娘招到自己面前,首先却是伸手往姜玉弩身上的校服冬装外套摸:“你穿的够厚实吗?这是校服?今天夏特城都要下雪了,感觉你的衣服料子看起来有点轻薄。”
姜玉弩本来都张开了双臂准备来一个久别重逢拥抱,没想到戴丝阿姨的手直奔着她胳膊的外套布料去了,她沉默了几秒:“……”
然后白发小姑娘主动上前,一步缩短距离,和乔戴丝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不薄。”姜玉弩说,“衣服还是很厚的,而且车上和中转站都一直有暖气,我还觉得有点热呢。”
乔戴丝摸摸她的手,确定小姑娘的手确实够热,手心温度都有点烫,这才放心。
不过阿姨嘴上还是说:“车上和中转暖气足,我们夏特城的城内可是没有暖气的,赶快上车,我们回家。”
姜玉弩一手挽住戴丝阿姨,一胳膊又拐到了乔伊森,快乐道:“回家!”
都还等不及上车,乔伊森已经充分发挥他的话痨属性,在姜玉弩耳边嘚啵嘚讲起她不在的这一学期里,家里的变化,还有学校其他人的变化。
还有他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有多难,这学期升到二年级后,雷老师给他们上了多少难度。
姜玉弩全都笑眯眯地听,从上车以前听到终于坐上车,再从坐车时间一路听到了三人到家。
这种关于亲朋好友的日常琐碎,她也永远都听不厌烦。
当问起姜玉弩自己的近况,她就也聊自己刚结束的期末考,聊厚德城已经充满了节庆氛围,还聊她刚刚参加完第一轮比赛的“挑战杯”校内赛。
“初选赛已经过了。”姜玉弩和家人们分享着这个好消息,“不过考虑到初选赛打完就已经期末月,所以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初再继续启动第二轮。”
至于时间尚遥远的什么暑假要打区级赛,区级赛后还有高校联校比拼……反正那些事情目前来看,也不一定和姜玉弩百分百相关。
她没有聊的那么远,让话题只围绕当下近况。
“看见你在新学校也过得还可以,我们就放心了。”戴丝阿姨语气欣慰。
姜玉弩当然也选择性的报喜不报忧——比如说在学校里没俩月就和一位大小姐杠上,莫名其妙成为了大小姐眼中钉的事,这种就没必要跟家人讲了。
“你交到新朋友了吗?”乔伊森对于姜玉弩的社交状态比较关注。
姜玉弩说:“交到了,是一个很低调的同班同学。”
她跟家人们简单介绍了佩雅,并在戴丝阿姨习惯性招呼一句说“有机会也可以请人来夏特城玩”时,痛快应了声好,说:“有机会一定请人家过来玩!”
这是个充实又美满的年节。
第一天和家人团聚。
第二天,姜玉弩的行程就已经被提前约满——她要回恩格初级异能学校,看一看还在处理假期前最后一点工作的老师;她要跟周禁雪见面,和学姐也小玩一天,聊聊彼此这学期的成长和变化。
比较让人惊奇的是,姜玉弩甚至还收到了谢什主动发来的联络。
这位少爷倒是没有约姜玉弩见面,那就他们的关系而言,可能有点太亲密了。
不过,谢少爷也线上问候姜玉弩,并别扭隐晦地表示:“这学期没了你,我终于是校队最出色的年轻选手,入学的新生和其他刚升二年级的都完全不行。”
谢少爷还是一如既往地自傲,他的傲气里又含藏着对姜玉弩的认可。
姜玉弩笑嘻嘻:“这不是很好嘛?顺便一提,我在第二大区开始打'挑战杯'了,少爷,你还要多多加油,争取到时候升学上来,和我打一样的比赛!”
谢什冷冷一哼,单方面提前把姜玉弩的电话挂了。
而至于这位少爷挂了电话有没有又后悔……那谁知道呀?
姜玉弩和周禁需单独见面时,倒是更关心了一通学姐的学习生活日常。
学姐告诉她,由于她也有参与的那一轮初级联校比拼出了事故,当初联赛被叫停,后期又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去续上,所以最终,第七大区的初级联赛组委会想了个“骚点子”——本该一年一轮的初级联赛,将去年未完待续的比赛和今年新召开的合二为一!
赛程翻倍,比赛轮次翻倍,全程耗时翻倍!
“我们这边,初级联赛也还没比完,下学期得接着比。”周学姐说起这件事就不禁叹息,她神情无奈。
姜玉弩入学恩格时,周禁雪就是三年生,现在姜玉弩在黄金乌列读完一年级上学期,周禁雪已然是恩格的四年级生,也是恩格校队当之无愧的队长。
“那我要预祝学姐下学期带领校队取得胜利。”姜玉弩很嘴甜地给学姐加油鼓劲。
周禁雪回给她祝福:“你下学期的比赛,也要继续加油。”
学姐还悉心叮嘱:“不过也不要把自己逼太紧,毕竟你是在跟一群平均年龄都比你大的高年级生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