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9章
苏松清的院内不是他们在晚先生那里看见精致宽广的苏式园林, 但也搭成了一处完整的园景,三座同样白墙乌瓦的小宅子均融入了园景之中在院内的角落难以察觉,唯有那栋高出院墙两三倍的如瞭望塔般的木质小楼在院子正中处, 几处流水从院子的四处穿越花草树木石桥假山后皆汇集于小楼之下。小楼加流水汇集的水池区域几乎占了这个院子的三分之一区域。
小楼看起来像是浮在水面一般,只有一条以木板搭的路飘在水面,链接着小楼与院子的石板路。
对讲机内传来刘栀子的说话声, “这可不像是什么普通的院子,几个宅子主次难分,朝向不正, 皆是风水大忌。”
“看着像什么阵法。”云应闲也通过对讲机回话道。这个对讲机的妙处也就在这里, 通过对讲机对话无法被非玩家察觉及听见,但是其他玩家却可以听到。所以他们两队可以通过这个隐形对讲机交流, 而不被小苗察觉。
“大司马, 苏苏要我收拾客房招待云公子。”小苗见到刘栀子之后脸色便越来越难看, 阴阳怪气地说道,“想来苏宅对您来说早就跟自己家一样熟悉,也无需我在此招待。我就先告退了。”
“哟, 苏苏你这小姑娘是在怪我不请自来”刘栀子在对讲机里说道,“还是在考验我们知不知道哪间是你的屋子。”
“小苗毕竟只有十岁,栀子你体谅一下。”苏松清摸摸鼻子,下意识比划道。
“哇, 我居然能看的懂手语?!”刘栀子有些惊讶地看向其他二位, 见二人摇摇头, 感叹道,“果然你我是同僚,情谊深厚。”
“等等,只有十岁?!”刘栀子突然反映过来, 指着小苗离开的方向,有些不可置信地说道,“她跟我差不多高,这个剧本设定真的在古代的江南吗?”说完刘栀子捂了捂嘴,又继续说道,“我觉得我这次技能窥探到了副本的本质,名为烟雨江南,实际为塞外东北,或者是什么大型仿古小镇。”
“这点先记着。我们现在的重点是阶段问题和那个七零八碎的规则。还有眼下去哪?”云应闲看着剩下两处宅子说道,“我们只能在镇里待八个小时。”
“我猜会客处应该是在那处绿藤下,这个家里房屋小而少,可能根本没有主厅。”苏松清指着东南角石桥过去用竹架搭起的一块遮凉篷,遮凉篷上绿藤肆意生长,垂下来形成一道天然的帘子。“以防万一,栀子你推我去院子中间的小楼,关胜和应闲去那里坐着。如果小苗回来问起来,便说是我要上楼查些事情,你们在那里等我。之后再看小苗的反应。如果能确定我的房间,就多停留一段时间,如果不能,等我从小楼下来,就立马去镇子外。”
刘栀子认命地在对讲机中做同声传译,她原以为云应闲肯定会想自己跟苏松清去小楼的,但是出乎她意料的是,云应闲没有反驳,轻描淡写说了句“好,对讲机联系。”便带着关胜往绿藤处走去。
刘栀子推着苏松清沿弯弯曲曲的小道往院子中心去,对讲机里传来云应闲问关胜身份的对话。
“我,今年20岁,是个孤儿,从小镇上便管我的饭,教我念书,可是我太愚钝了,连认字都做不好,干脆就跟着镇上的女孩子混在一起玩耍。后来成年,镇里便介绍了份卖货郎的营生给我做,他们还提供了一份本钱给我进货。这种走街串巷卖东西的活,很轻松,可以见识很多的人,大家对我也很好,我觉得挺好玩的,便一直做了下来。”
“你头上的花?”
“是我卖的绒花,这种款式可受欢迎了。卖货郎会将货物展示在自己身上,在栀子找到我前,有个公子一下买了四朵。”
“我差点成为大司空,栀子是大司马,苏苏是大司寇,你居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孤儿?”
关胜挠挠头,“好像是的。”
这边听着他们问答的刘栀子说道,“这些事,帮我找关胜的人也给我介绍了一遍基本无差,他们还多说了句,您也想体验一下的话,想来也能理解表妹的情不自禁,让我再去同大人和司寇做做工作。这句话我怎么也想不通,说起来,我那位表妹到底犯了什么大事啊。”
“不知道。我来的时候,已经和大人商议完毕,得出结果了。”苏松清感觉这件事也挺重要的,但他们来的时间都巧妙地避开了这个时间。
“我在街上看见的男子确实基本上都文质彬彬,白白瘦瘦的,应该这才是这个小镇的主流审美。他们说我想找关胜就能理解表妹的情不自禁,难道我表妹是和‘丑男’私通了。这个时代和关胜这样的肌肉男在一起是犯罪?还是要被镇长和大法官亲自审判的重罪,我一个兵马大将军都保不下来?”
苏松清摇摇头补充道:“你表妹犯的事是只有我能做主,全镇其他人都无法处理。而且貌似影响深远且恶劣。”毕竟他说道后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的时候,那位吉祥姑娘是赞同的叹了口气。
“什么影响,难道是改变全镇审美?”刘栀子看着远处的关胜叹道,“这个时代未婚女孩子都可以跟选妃一样选男子伺候,但还是不能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人吗?”
苏松清听着刘栀子的感概,脑中有一丝想法轻飘飘滑溜溜地从他脑袋里溜过,“这个说法……”
“栀子,不要进!”对讲机里突然传出来了关胜着急的声音。
刘栀子下意思停下了脚步,发现自己正好要迈进处于连接小楼与岸边的木板拼做的木桥,而苏松清已经在木桥上了。
从近处看可以很明显发现,小楼和木板桥都在随着水纹清清晃动,是真的漂浮在水面上的,小楼底下的隐藏在水下的木板区域远远超出在远处看见的范围,想来就是通过巨大的木板浮力来支撑起小楼的。
这个浮力计算可能精巧计算到只允许一个人上去。她收回脚,站回到岸边的石板路上。
“危险感不见了。”关胜说道。
“看来此处只有我能进。”苏松清自己转动轮椅向前,面色没有半点惊讶,“我还以为你作为亲爱的同僚可以送我到木楼下的。”
这座小楼走近便可以发现,它有数十米高,而通体没有门窗的痕迹,只有一个看起来精妙只能容纳一人的木质升降台,而且操作手轮在升降台上,显然是只有一人能前往的。
苏松清坐在轮椅上勉勉强强抓住木质升降台上的扶手站起来,他此刻的感觉不是骨折未愈那么简单,更像是他的骨折未愈的疼痛叠加了这个身体本身下肢萎缩无力的设定。
站起来抬脚想迈入升降台的那刻,他几乎是直接跌坐进了升降台,脑袋还在扶手上狠狠磕了一下。
“嘶……”所以为什么我家只有我能进的小楼,升降台还容不下一个轮椅,那个大司寇每次进来都要这么摔一次吗?苏松清忍受着疼痛,转动手轮,就听见小楼内部咯咯哒哒的的声音,随后手轮便自动开始转动,四角的绳子逐渐绷紧,将他和升降台缓缓升上了小楼顶部的平台。
平台不大,大约也就三十平左右,对角还有处内部的升降台。靠近此边升降台的地方放着一个带着轮子的小板凳和两根不到半米长的木杖,显然是为他准备的,让他坐在板凳上用木杖代替双脚推地面滑行。
好脾气如苏松清都想骂一句,这东西为什么不能放在楼下。他困难地将自己移到板凳上,再把自己推到另外一个升降台上。
随着木质机关的再次响动,苏松清缓缓进入小楼内部,机关自动点亮了楼内的灯。当油灯一盏盏亮起的时候,这座小楼内部自上而下一点点全部亮起,宛若黄昏之景,随着光亮,沿墙壁修建的一面面大书架上漏出成捆竹简和新旧颜色不一的纸质书籍。
升降台缓缓下降,苏松清脑内突然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画面,是稚嫩的手借着升降台移动于书架各处抽取一本本书籍的画面,是手指拿毛笔在书桌上抄写竹简至纸上的画面,是升降台落下后顶部空出的天窗口缓缓降下来的一个个竹篮的画面,是日日正午对着刚好出现在天窗口的太阳祈祷的画面。
春夏秋冬,从识字到成为大司寇的每一天,他都是在这里与书籍度过的,他没有见过日出,没有见过江南,没有见过父母,唯一一次意外便是午夜他扑向天窗下方接住一个重重的包袱,那是一个随着一声鹰啸从天窗落下来的婴儿。连这份意外也立即便随着父母的呼喊和竹篮一起离开了小楼。
终于升降台降落在了底部平面,那些属于另外一个人的记忆碎片渐渐消失。
苏松清深吸一口气,艰难挪到书桌边的木椅上开始在书桌上翻找线索,他只翻到了几页工作日志看起来是有用的,是一位名为苏云岚的前任大司寇所写。由日志的记录日期,他猜这位苏云岚应该就是他的母亲。
而书架上那么多的书远不是他一个人现在能搜寻完的。他抓紧时间开始阅读那几页工作日志。
第39章
苏松清的院内不是他们在晚先生那里看见精致宽广的苏式园林, 但也搭成了一处完整的园景,三座同样白墙乌瓦的小宅子均融入了园景之中在院内的角落难以察觉,唯有那栋高出院墙两三倍的如瞭望塔般的木质小楼在院子正中处, 几处流水从院子的四处穿越花草树木石桥假山后皆汇集于小楼之下。小楼加流水汇集的水池区域几乎占了这个院子的三分之一区域。
小楼看起来像是浮在水面一般,只有一条以木板搭的路飘在水面,链接着小楼与院子的石板路。
对讲机内传来刘栀子的说话声, “这可不像是什么普通的院子,几个宅子主次难分,朝向不正, 皆是风水大忌。”
“看着像什么阵法。”云应闲也通过对讲机回话道。这个对讲机的妙处也就在这里, 通过对讲机对话无法被非玩家察觉及听见,但是其他玩家却可以听到。所以他们两队可以通过这个隐形对讲机交流, 而不被小苗察觉。
“大司马, 苏苏要我收拾客房招待云公子。”小苗见到刘栀子之后脸色便越来越难看, 阴阳怪气地说道,“想来苏宅对您来说早就跟自己家一样熟悉,也无需我在此招待。我就先告退了。”
“哟, 苏苏你这小姑娘是在怪我不请自来”刘栀子在对讲机里说道,“还是在考验我们知不知道哪间是你的屋子。”
“小苗毕竟只有十岁,栀子你体谅一下。”苏松清摸摸鼻子,下意识比划道。
“哇, 我居然能看的懂手语?!”刘栀子有些惊讶地看向其他二位, 见二人摇摇头, 感叹道,“果然你我是同僚,情谊深厚。”
“等等,只有十岁?!”刘栀子突然反映过来, 指着小苗离开的方向,有些不可置信地说道,“她跟我差不多高,这个剧本设定真的在古代的江南吗?”说完刘栀子捂了捂嘴,又继续说道,“我觉得我这次技能窥探到了副本的本质,名为烟雨江南,实际为塞外东北,或者是什么大型仿古小镇。”
“这点先记着。我们现在的重点是阶段问题和那个七零八碎的规则。还有眼下去哪?”云应闲看着剩下两处宅子说道,“我们只能在镇里待八个小时。”
“我猜会客处应该是在那处绿藤下,这个家里房屋小而少,可能根本没有主厅。”苏松清指着东南角石桥过去用竹架搭起的一块遮凉篷,遮凉篷上绿藤肆意生长,垂下来形成一道天然的帘子。“以防万一,栀子你推我去院子中间的小楼,关胜和应闲去那里坐着。如果小苗回来问起来,便说是我要上楼查些事情,你们在那里等我。之后再看小苗的反应。如果能确定我的房间,就多停留一段时间,如果不能,等我从小楼下来,就立马去镇子外。”
刘栀子认命地在对讲机中做同声传译,她原以为云应闲肯定会想自己跟苏松清去小楼的,但是出乎她意料的是,云应闲没有反驳,轻描淡写说了句“好,对讲机联系。”便带着关胜往绿藤处走去。
刘栀子推着苏松清沿弯弯曲曲的小道往院子中心去,对讲机里传来云应闲问关胜身份的对话。
“我,今年20岁,是个孤儿,从小镇上便管我的饭,教我念书,可是我太愚钝了,连认字都做不好,干脆就跟着镇上的女孩子混在一起玩耍。后来成年,镇里便介绍了份卖货郎的营生给我做,他们还提供了一份本钱给我进货。这种走街串巷卖东西的活,很轻松,可以见识很多的人,大家对我也很好,我觉得挺好玩的,便一直做了下来。”
“你头上的花?”
“是我卖的绒花,这种款式可受欢迎了。卖货郎会将货物展示在自己身上,在栀子找到我前,有个公子一下买了四朵。”
“我差点成为大司空,栀子是大司马,苏苏是大司寇,你居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孤儿?”
关胜挠挠头,“好像是的。”
这边听着他们问答的刘栀子说道,“这些事,帮我找关胜的人也给我介绍了一遍基本无差,他们还多说了句,您也想体验一下的话,想来也能理解表妹的情不自禁,让我再去同大人和司寇做做工作。这句话我怎么也想不通,说起来,我那位表妹到底犯了什么大事啊。”
“不知道。我来的时候,已经和大人商议完毕,得出结果了。”苏松清感觉这件事也挺重要的,但他们来的时间都巧妙地避开了这个时间。
“我在街上看见的男子确实基本上都文质彬彬,白白瘦瘦的,应该这才是这个小镇的主流审美。他们说我想找关胜就能理解表妹的情不自禁,难道我表妹是和‘丑男’私通了。这个时代和关胜这样的肌肉男在一起是犯罪?还是要被镇长和大法官亲自审判的重罪,我一个兵马大将军都保不下来?”
苏松清摇摇头补充道:“你表妹犯的事是只有我能做主,全镇其他人都无法处理。而且貌似影响深远且恶劣。”毕竟他说道后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的时候,那位吉祥姑娘是赞同的叹了口气。
“什么影响,难道是改变全镇审美?”刘栀子看着远处的关胜叹道,“这个时代未婚女孩子都可以跟选妃一样选男子伺候,但还是不能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人吗?”
苏松清听着刘栀子的感概,脑中有一丝想法轻飘飘滑溜溜地从他脑袋里溜过,“这个说法……”
“栀子,不要进!”对讲机里突然传出来了关胜着急的声音。
刘栀子下意思停下了脚步,发现自己正好要迈进处于连接小楼与岸边的木板拼做的木桥,而苏松清已经在木桥上了。
从近处看可以很明显发现,小楼和木板桥都在随着水纹清清晃动,是真的漂浮在水面上的,小楼底下的隐藏在水下的木板区域远远超出在远处看见的范围,想来就是通过巨大的木板浮力来支撑起小楼的。
这个浮力计算可能精巧计算到只允许一个人上去。她收回脚,站回到岸边的石板路上。
“危险感不见了。”关胜说道。
“看来此处只有我能进。”苏松清自己转动轮椅向前,面色没有半点惊讶,“我还以为你作为亲爱的同僚可以送我到木楼下的。”
这座小楼走近便可以发现,它有数十米高,而通体没有门窗的痕迹,只有一个看起来精妙只能容纳一人的木质升降台,而且操作手轮在升降台上,显然是只有一人能前往的。
苏松清坐在轮椅上勉勉强强抓住木质升降台上的扶手站起来,他此刻的感觉不是骨折未愈那么简单,更像是他的骨折未愈的疼痛叠加了这个身体本身下肢萎缩无力的设定。
站起来抬脚想迈入升降台的那刻,他几乎是直接跌坐进了升降台,脑袋还在扶手上狠狠磕了一下。
“嘶……”所以为什么我家只有我能进的小楼,升降台还容不下一个轮椅,那个大司寇每次进来都要这么摔一次吗?苏松清忍受着疼痛,转动手轮,就听见小楼内部咯咯哒哒的的声音,随后手轮便自动开始转动,四角的绳子逐渐绷紧,将他和升降台缓缓升上了小楼顶部的平台。
平台不大,大约也就三十平左右,对角还有处内部的升降台。靠近此边升降台的地方放着一个带着轮子的小板凳和两根不到半米长的木杖,显然是为他准备的,让他坐在板凳上用木杖代替双脚推地面滑行。
好脾气如苏松清都想骂一句,这东西为什么不能放在楼下。他困难地将自己移到板凳上,再把自己推到另外一个升降台上。
随着木质机关的再次响动,苏松清缓缓进入小楼内部,机关自动点亮了楼内的灯。当油灯一盏盏亮起的时候,这座小楼内部自上而下一点点全部亮起,宛若黄昏之景,随着光亮,沿墙壁修建的一面面大书架上漏出成捆竹简和新旧颜色不一的纸质书籍。
升降台缓缓下降,苏松清脑内突然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画面,是稚嫩的手借着升降台移动于书架各处抽取一本本书籍的画面,是手指拿毛笔在书桌上抄写竹简至纸上的画面,是升降台落下后顶部空出的天窗口缓缓降下来的一个个竹篮的画面,是日日正午对着刚好出现在天窗口的太阳祈祷的画面。
春夏秋冬,从识字到成为大司寇的每一天,他都是在这里与书籍度过的,他没有见过日出,没有见过江南,没有见过父母,唯一一次意外便是午夜他扑向天窗下方接住一个重重的包袱,那是一个随着一声鹰啸从天窗落下来的婴儿。连这份意外也立即便随着父母的呼喊和竹篮一起离开了小楼。
终于升降台降落在了底部平面,那些属于另外一个人的记忆碎片渐渐消失。
苏松清深吸一口气,艰难挪到书桌边的木椅上开始在书桌上翻找线索,他只翻到了几页工作日志看起来是有用的,是一位名为苏云岚的前任大司寇所写。由日志的记录日期,他猜这位苏云岚应该就是他的母亲。
而书架上那么多的书远不是他一个人现在能搜寻完的。他抓紧时间开始阅读那几页工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