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生意?倒也?红火。
    春风和煦之际,春闱拉开了序幕。
    春闱大抵是京城现阶段一等一的大事,也?是目前最热闹的事。
    因是第三届,国家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已经日渐安稳了。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这读书人也?就越来越多。
    因而,这届科举来参考的读书人极多,连不少大臣都让自家子?侄来试上一试。
    第一届和第二届与之相比,热闹程度就差远了。
    皇上虽没有以前那么?缺人了,但他见了这番热闹景象依旧高兴。
    这说明他所治下的国家繁荣昌盛,人才辈出。
    是个好兆头,哈哈哈!
    “这般好年景,琼林宴必须大办,来人吩咐下去。”
    下面的人领命。
    皇上的吩咐,他们自然会认真对待。
    在京城里一派热闹之时,姚瑜也?没闲着,他趁着春光正好,带领新安府的百姓把图靼的河道修了修。
    图靼有个水源,水流流向地势比图靼低的留州。
    这也?是留州年年遭灾的原因之一。
    图靼每年到雨季时,留州的雨季后脚也?跟着来了,这上游还发着大水,下游又紧接着下起雨来,可不得也?跟着发洪水吗?
    …
    其实,几十年前这河道是一左一右有两大支流的,一边流向易干旱的金洪县,一边是流向留州。
    几十年前两国交兵,有个大聪明想用水攻,就炸毁了堤坝,致使河流改道。
    时间长了,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事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若非姚瑜细查资料,他也?不知道。
    得知这事之后,姚瑜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将几十年前的河道修一修。
    姚瑜不是个喜欢拖沓的人,按照惯例,给龙王上了香,就开始动工了。
    京城在大摆琼林宴时,姚瑜在和人一起修河道。
    自从宋凉开始做生意?了,善善又没人带了,姚瑜只好把他带到身?边,还给他发了个小锄头。
    姚瑜则坐在一旁喝茶。
    小兔崽子?实在是会装,也?就刚来那几天装的人模人样?,后来熟了,就又疯起来了,疯的还比之前更厉害了。
    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姚瑜依旧采用给他找事消耗他精力的法子?解决问?题。
    小家伙吭哧吭哧,农夫见了都心疼。
    “大人,让小公子?歇歇吧,这么?累的活哪是他能干的?”农夫在旁边瞧着不忍。
    姚瑜吹了吹茶沫,“无妨,他还小,没那么?容易累。也?该让他识识人间疾苦了。”
    众人无人再劝。
    幸好河道只是重修,不是第一次挖,因此工程量有限,能省不少时间。
    晚上回?去,赵氏看?着小手磨出泡的善善心疼不已,“天天出去脏兮兮有时还弄一身?伤回?来,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皇上也?真是的,把你扔到这偏僻地就不管了。”
    一身?伤?
    这描述过于夸张了些。
    不就是个小口子?嘛!
    不过对于留在此处,姚瑜却乐在其中?,“这样?才好呢,前年伴在陛下身?边的日子?才是真的生不如死,只盼他永远别想起我这个人,让我安生过几天日子?。”
    赵氏边替善善擦小手,便道:“听?说皇帝老爷又考试了,他身?边定?是聚集了数不清的能人。”
    “是吗?”要?不是赵氏说,姚瑜都忘记春闱了,他想起从前种种,他轻笑了下,“那真是好事,只盼吾皇能得遇良才。”
    第129章
    赵氏有时?候是个念旧的人,“皇帝老?爷得不得遇良才咱们管不着,只是人年纪大了,总得要落叶归根的。”
    姚瑜笑着没接话,只是心里?盘算着他娘若真想?回去,他还是得慎重考虑。
    如今在?此做知?府虽然安逸,但估计不会?超过三年,三年后重新考核,还不一定去哪里?呢。
    到时?得想?办法调回老?家去。
    也许是赵氏擦痛了,善善瘪了瘪小嘴巴,就要哭了。
    “善善是男子汉对不对?男子汉不能哭的。”
    对此赵氏没看得下去,她忍不住插嘴了,“你长?到十七都是软软弱弱,动不动哭哭啼啼的样子,如今你儿子才四岁多。”
    姚瑜哭笑不得,“娘,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赵氏把?孙子往怀里?一拉,哼了一声,“奶奶的乖宝宝,一定疼坏了吧。”
    善善娇气的嗯了一声,只是泪水在?眼眶里?打了一转,终究是没哭。
    见善善不一会?儿在?赵氏怀里?睡着了,姚瑜也不多留,转身回了自己的屋。
    姚瑜等了一会?儿,宋凉才回来。
    “今天怎么这么晚?”姚瑜上前给宋凉脱去外披的裘衣。
    “我?去谈买铺子的事了,花的时?间久了点。”
    姚瑜也不细问?,只问?他,“要不要泡个脚松快松快。”
    宋凉点头又?摇头,“我?想?洗个澡。”
    姚瑜略一想?,“我?去叫人给你烧水。”
    “哎……”宋凉是贫苦出身,没被人这样伺候过,他也不习惯,边道:“不叫别人做,行不行?”
    姚瑜起初不解,不过很快便反应过来,他无奈的笑笑,“好好好,我?亲自去,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