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年初他顺手救下路边一个重伤男子,看他是个流民,还有几分能耐,便安排到自己暗地里操练的兵卒里。
    此人确实有些才干,短短几月便隐有统领一军的趋势。
    因有一层“救命之恩”在前,加之对方是无根漂萍,口口声声地表忠心,吴王对此人不曾多加提防。
    年初穆骏游完好无损地回到山南,兼带皇帝嘉奖。
    这样一个变数,叫吴王难免有些烦躁。
    偏偏今年又遇上一场大雨,天灾在前,再加上有心人的撺掇,吴王便半被赶鸭子上架般动手搅浑江南的水。
    原本以为是万事俱备、天公送来东风的大好时机。
    谁料先有穆骏游从中作梗,后又有后院起火,严望飞暗中生事,竟害了福乐性命。
    吴王正思索着杜宣缘这话有几分可信,一阵敲门声突然传来。
    被打断思绪的吴王微微蹙眉。
    “何事?”他朗声询问。
    “王爷,王刺史求见,说有要事。”吕尔的声音传来。
    “不见!”一想到这个朝秦暮楚的家伙,吴王更是愤怒。
    纵姜州刺史再用夜深难辨开脱,明知凶手是谁,吴王又怎能不想报仇?
    “等等。”
    意气用事的一句话脱口而出后,吴王冷静下来。
    “叫他去前厅等我。”
    只恨他现在不上不下地被架在这里,堂堂天子叔父,吴地之主,竟因一念之差如今被一个无名流氓威胁。
    可如今他进退两难,这两头他必然要先收拢一方,才能腾出手去料理另外一头。
    严望飞不是什么大人物,关键是他若捅出来自己谋反之事,那吴王这场为穆骏游准备的鸿门宴扭头就会变成他的危机。
    这也是吴王暂且放下复仇,借此事先向穆骏游发难的最大缘由。
    他看向信誓旦旦的年轻御史,颇为怀疑地说:“凭你,如何能劝说穆旗奔为我所用?”
    吴王一向认为穆骏游不堪大用。
    一个被皇帝怀疑后不能干脆放下兵权,却又兢兢业业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隐忍数月,首鼠两端又妇人之仁的人,手握重兵筹码连句硬话都不敢说,在山南汲汲营营一亩三分地,只想着媳妇孩子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又怎会下决心同他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杜宣缘的态度不卑不亢。
    她只道:“王爷以为,下官这个督军御史的位置又是怎么来的?”
    吴王略一思索,似乎想明白什么。
    恐怕“陈仲因”手中是真有穆骏游什么把柄。
    “好。”吴王眼中闪过精光,“那便请陈御史让穆将军交出安南军军符。军符到本王手中,再与二位共谋大事。”
    杜宣缘终于露出为难的神色,蹙眉思索着。
    “怎么,这点儿诚意都无?”吴王反问。
    杜宣缘咬牙应下,道:“不过还请王爷给下官一些时日。”
    “可。”吴王颔首,“福乐遇刺身亡,难保姜州城内不会有残余的危险,官驿守卫薄弱,这些日子就请山南的客人在王府暂歇吧。”
    看样子若是穆骏游不交出军符,他们就别想出吴王府了。
    王府的私兵围绕在杜宣缘左右,将她“送”去和穆骏游会合,吴王则转去见王刺史。
    王刺史一见到吴王,便着急地说明来意。
    “跑了?”吴王眉头一皱。
    王刺史擦了擦额角的冷汗,道:“是,扣押穆旗奔的消息刚传出来,他就请辞,回黄池军去了。”
    吴王眉头松懈,道:“见风使舵的家伙,不必管他。”
    他神色沉沉地盯着王刺史,又道:“本王倒有另一件事要问你。”
    王刺史陡然一惊。
    。
    穆骏游第一时间注意到杜宣缘回来,不过好歹这次是记着剧本,克制住没直接上前询问。
    这时又有几人来到灵堂。
    穆骏游这些人好歹都是江南有头有脸的官员,来者自然也是认识他们的。
    有人正要上前寒暄。
    一句“穆将军”刚刚出口,瞄见旁边虎视眈眈的王府私兵,瞬间将问候吞了下去,顶着冒犯对穆骏游视若无睹。
    他们虽然奇怪,但身处王府,谁也不敢多言。
    各自怀揣着忌惮匆匆上完香就脚底抹油麻溜跑路。
    第90章 听说福乐从前很喜欢你?
    前来吊唁福乐郡主的其他人,进出并未遭到看守阻拦。
    穆骏游这些人也很无奈。
    别说穆骏游这一行人是来祭奠福乐的,身上根本不可能带武器;就算真带了武器,又怎能在王府动手?
    吴王可以说他痛失爱女,做出软禁官员的糊涂事,他们呢?
    所以在吴王当真对他们动手、威胁到他们人身安全前,这一行人只能“敌不动我不动”。
    当杜宣缘回来后,所有人都看向她。
    终于“动了”。
    他们在等杜宣缘开口。
    杜宣缘朝他们颔首,道:“王爷请我们在王府暂歇,避一避那胆大包天刺杀权贵的贼人。”
    此话一出,众人神色各异。
    不约而同的是,他们的神情里皆带着些怀疑。
    谁都不会相信吴王是真的好心。
    穆骏游终于能趁大家目光都落在杜宣缘身上的机会,上前“质问”她究竟发生什么事。
    杜宣缘扫了眼周围人,王府私兵、六州刺史一个都没放过。